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一场无懈可击的算法暗杀!以色列如何干掉伊朗核计划之父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计划之父、首席核科学家Mohsen Fakhrizadeh在与太太通往乡下度假别墅的高速公路上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暗杀。

如果你还记得2021年8月五角大楼曾公开宣布,在一次对阿富汗的空袭行动中,他们成功操控无人机“斩首”了一名IS阿富汗分支头目。那么,你对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就不会感到太新奇。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计划之父、首席核科学家Mohsen Fakhrizadeh在与太太通往乡下度假别墅的高速公路上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暗杀。 

图片上为事故地点,右上角为核科学家 Mohsen Fakhrizadeh来自以色列时报

但在当时关于案发现场和这场暗杀执行方式的很多细节,都存在诸多疑点和争议。

譬如,当时据几个目击者称,现场曾发生过剧烈爆炸,还有多名枪手之间发生了机枪扫射。但事发几天后,伊朗官方和一些新闻机构却称,整个暗杀行动的始作俑者是个“机器人”,整个行动通过遥控进行。

当时“机器人暗杀说”曾招致很多人在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对安保团队大加嘲讽,认为他们是在掩盖自己的真实能力。譬如,纽约时报援引了一位愤怒网友的说法:

“你为什么不直接说特斯拉制造了尼桑,它自己开车,自己停车,开了枪,然后自己爆炸?”

但就在美国时间昨天(9月18日)下午,纽约时报首次揭开了这起科学家暗杀事件的真相

竟然真的是“机器人杀手”干的。

在Fakhrizadeh经过的路边,一把嵌入了人工智能算法与多个摄像头的遥控枪,被架设在一辆蓝色尼桑皮卡里。

图片:事故现场 

需要注意的是,纽约时报把这款远程遥控枪称为“ Computerized machine gun”,也就是“计算机化机枪”。它可以通过卫星被远程操控,每分钟可发射600发子弹。

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这其实是这款AI计算机杀手的首次射击任务。

等待已久的暗杀

纽约时报着重指出,为了阻止伊朗的核武器开发计划,多年来,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一直在执行高度密集的破坏与暗杀行动,其中目标就包括多名核科学家。

“以色列在早期的暗杀行动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名单上第一位核科学家在2007年中毒。第二起发生在2010年,死因是一枚安装在摩托车上的遥控引爆炸弹。”纽约时报整理调查了这几年摩萨德的暗杀动向,发现他们的计划只在2012~2015年略有中断。

“从2010年到2012年,在接下来的四起暗杀事件中,每一起都是骑着摩托车的袭击者在悄悄靠近目标汽车,要么从车窗向他开枪,要么在车门上绑上粘性炸弹后加速离开。”

德黑兰挂起的海报用来代表国家的“民族烈士”,左为Mohsen Fakhrizadeh。 

而首席核科学家Mohsen Fakhrizadeh则从2007年开始,则一直是他们的头号暗杀对象。

这位伊朗核计划中的先驱人物,其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顶级国家机密。而媒体对其功绩的“公开表彰信”中,有两点格外引人注意——

一方面,他在无人机技术自主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当国家被禁进口敏感设备与技术时,他找到了获得一部分设备或技术的办法。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在这里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很多细节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致命算法

根据纽约时报的详细描述,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虽然眼睛没在现场但却极为震撼:这简直是一场无懈可击的编程与工程化实战。

对于摩萨德来说,他们有一个长期坚持的任务执行原则,那就是“没有救援(脱身方法),就没有行动”。因此,让特工安全脱身也是他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但这次,远程操控的方法,直接让这一点几乎可被忽略。

而在现场,最重要的是解决这三个问题——如何把需要的设备在现场布置完善?如何让机枪准确瞄准目标?如何让这套设备最终不被发现?

“机关枪、机器人以及各种零部件加起来有一吨重。而这些设备被尽可能拆解成几百小撮,通过各种方式、路线和时间,一件一件秘密搬运过来,然后再秘密组装起来。最后以一辆车的形式停靠在Mohsen Fakhrizadeh必经的高速公路旁。”

纽约时报援引一位情报人员的话指出,他们把FN MAG机枪连接到一个先进的机器人设备,这款系统与西班牙著名国防技术服务商 Escribano研发的陀螺稳定远程控制武器系统 SENTINEL20(哨兵20)并无太大差别。

类似于这样一个装置,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最后,这个机器人系统以合适的形态被嵌入这辆尼桑皮卡的内部空间里。卡车上安装了可以监视各个方向的摄像头,让驾驶室内部视角不仅能全面了解目标经过时的细节,还能全面了解周围环境。

但即便如此,精准打击也绝对不可能简单。

首先,计算机远程操控有个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毛病——时间延迟,即便是卫星通信也是如此。换言之,等到操控员在屏幕看到目标时,现实中的目标可能已经过去了;

其次,安装在卡车上的机关枪,每次射击后都会在后座力作用下猛烈摇晃,从而改变后续子弹的轨迹。

“根据科学预估,摄像机拍摄到目标让狙击手看到,再到狙击手反应到机枪的时间(不包括他的反应时间)大约为1.6秒。”纽约时报指出,这个时间间隔足以错过最佳瞄准时机。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人工智能就是在这个节点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被编进控制算法中,用来补偿延迟、枪体振动以及车速形成的多元化误差。

除了这些关键节点,纽约时报还提到,另一个实现精准打击的前提是“确保Mohsen Fakhrizadeh是开车的那个人”,否则只要是任何一个其他人开车,都会出现射击位置偏差,从而加大风险。

“他们的办法是在主干道的一个交叉路口再放一辆看起来废弃的轿车,这辆车装有摄像头,这里距离任务执行地还有四分之三英里。由于Mohsen Fakhrizadeh的车前往度假地,必须在路口掉头(因此能清晰拍摄到驾驶座位上的人)。”

在这一切安排就绪后,就发生了当天驾车的Mohsen Fakhrizadeh被机器人发射15枪后,身体多处中弹并倒下的场面。而这辆皮卡最终也“自尽”爆炸,大部分设备被抛向空中后遭到损毁。

最后,让人十分震惊的是,纽约时报特别指出,这15发子弹几乎没有一枚击中坐在他的旁边几英寸开外的妻子。而调查人员判断这种准确性来源于人脸识别技术。

从现实应用角度,这些操作细节好像并非那么难以想象。譬如我们熟悉的交通和汽车感知设备——摄像头;人脸识别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式的技术;

而利用神经网络结构为智能传感器迟滞问题做补偿误差,其实也是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

但让人不容忽视的是,枪械这一几百年来不断进化的武器,在被计算机化和技术叠加复杂化之后,显然也“追随”着之前多次执行“斩首任务”的战斗无人机,加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高科技武器库。

责任编辑: 秦瑞 

“全面小康”黑幕重重

 【中国观察】中共“全面小康”黑幕重重

中国限电潮席卷十多个省份,限电范围从工业用电扩展到生活用电,民众怨声载道。而在此之际,中共国新办发表“全面小康白皮书”,为此前习近平宣布的全面脱贫和步入小康社会背书,引发关注。

中共国新办9月28日发表“全面小康白皮书”,声称中共搞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云云。

中国人真的全面脱贫了吗?中国真的步入小康社会了吗?当局抛出这个“白皮书”,中国民间怎样看,外界观察家又怎样看?

中共的低标准脱贫

中共党魁习近平今年2月25日高调宣布中国完成全面脱贫,并称之为“人间奇迹”,7月1日他在中共百年党庆大会上又宣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共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于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其脱贫标准被认为是数字游戏。在中共宣布全面脱贫之时,就引发诸多争议和批评声音。

记者查询数据,据中共当局制定的脱贫标准,个人达到年收入4,000元(人民币)就算“脱贫”。但是依据世界银行2018年公布的数据,“每人的每日生活费低于5.5美元”被列为贫困线,同时还有日生活费低于3.2美元和1.9美元的极端贫困线。而以最低标准、被列为极端贫困等级的1.9美元计算,全年生活费也需要693.5美元,折合约4,500元人民币,仍然超过中共制定的贫困线约达12%。

对比他国标准,美国2020年的贫困线是:每人年收入12,760美元,折合82,560人民币,约为中共贫困标准的21倍。据台湾卫生福利部于2020年9月29日公告,即便按最低标准的区域,2021年最低生活费标准为新台币122,102元,折合人民币约28,083元,约为中共贫困标准的7倍。

曾经引发舆论哗然的是,2020年5月28日中共总理李克强在人大记者会上披露,中国有6亿人(42%人口)月收入约人民币1000元。此数据随后获得中共国家统计局证实。而月收入1000元,年收入就是12,000元,已超过中共当局贫困线标准的3倍。

作为掌管民生事务的一国总理,李克强至今没有公开对习近平声称的“人间奇迹”明确表态。

民众反映苦况

大陆民主公益人士董广平对大纪元表示,“小康就有个标准,什么样才叫小康?他这个标准是他自己定的,他不依照国际标准,不依照大家通用的标准。没有个对比。所谓小康,什么叫小康,还加个全面小康?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可查的,没有标准的,无法核实,都是他自说自话。”

中国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局严厉的封控措施令民众生活更艰难。

董广平说,这两年疫情之下,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艰难了。整个经济都在下滑,物价在涨。但是收入并没有在涨,反而是在降低,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甚至有些退休的拿着那点钱,已经是精打细算了,而且买东西还要去找农村批发市场去买。所以说这个宣传纯粹是骗人的,民众的生活根本就一直是在下降,最打脸这个小康。

近期,多种原因之下,中国限电潮席卷十多个省份。浙江、江苏、云南、广西等多地9月相继拉闸限电,东北地区限电措施更从工业用电扩展到生活用电,引发民众怨声载道。

吉林商人龚女士对大纪元记者表示:“限电啊,现在国内形势老严峻了,挣钱特别特别的费劲。老百姓现在只是糊口”。

“国内现在的经济状态一落千丈,老百姓兜里没钱。老多吃不上饭,跳楼的了。”

“以前我这店一个月挣一万块钱,现在一个月也就挣一千多块钱,现在就是这个程度。你不知道国内现在啥情况。”龚女士说。

中共被指盗用“小康”

中共白皮书将“小康社会”与8月中旬当局提出的“共同富裕”口号挂钩,还联系上古籍描写的“小康”,说中国典籍《诗经》里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礼记.礼运》描绘了小康的理想社会状态。

对于中共从古籍引用“小康”,时事评论员邢天行认为中共是盗用了“小康”一词,实际上是假小康:

“罗列了一堆文字修辞,给中共特色的小康社会下定义,就是因为它这个小康社会跟老百姓心中的小康不一样。中国还有很多地区很多人很贫穷,本身就戳穿了小康的谎言。中共就试图用假小康的定义代替正统的小康概念。它说的绝对贫困解决了,那就是说仍然存在的贫困属于相对贫困了,再把脱贫的标准降低,那就没贫困了。因此,中共的脱贫和小康全是诡辩式自欺欺人的谎话。”

邢天行说,“中共把中国古代文明史看成是黑暗落后的历史,却盗用‘小康’一词,是标榜自己实现了几千年以前的中国人的梦想,显示共产党多么伟大。实际上非常无耻。”

学者:中国贫富差距性质恶劣

旅美学者、《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对大纪元表示,小康这个词,本来大家都知道是取自古代的《诗经》,它并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概念。当然中共当局在1991年公布过一个小康指标,问题是那个指标,就是它自己公布的。而一般人心目中的小康,就不仅仅是摆脱了贫穷,不仅仅是有了温饱,而还是要有一种相对富足的状态,是要多数人达到这个相对富足的程度。

胡平说,现在我们说小康,还要和同时代的其它国家相比,生活是不是达到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是不是达到了相对富足的状态。那肯定中国现在比世界还有相当的距离。按照官方的说法,无非就是刚刚摆脱了贫困而已。就像李克强讲的,还有六亿人,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

他说,相对富足的状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生活处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状态。第二是社会贫富差距不是特别悬殊。今天中国显然都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十分惊人的。

中共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9月28日披露:中国2020年基尼系数为0.468,比起2008年的最高点0.491,累计下降0.023。

但如果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标准,基尼系数0.4是所得分配的警戒线,超过0.4代表贫富两极分化,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容易引起社会阶层对立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从宁吉喆披露的数据看,中国的基尼系数仍然偏高。

胡平强调,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是程度上非常的严重,而且性质特别恶劣。

他解释说,中国的贫富差距不像别的国家的贫富差距。比如说美国也有贫富差距,但他的富人是靠他的经营、他的创业,要不然就是靠历史的传承,当然还有一些运气的问题。而在中共所谓改革开放以来,让一部分先富起来,首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就是统治集团的权贵,这些人正是当年搞共产,把富人给消灭掉的人。他们把原来的富人消灭掉了,把人家的财产变成工厂了,现在要改革开放了,他们又把那些工厂变成自己的财产,自己成了富人了。把地主资本家都打倒,现在自己成了地主,成了资本家了。所以这个情况是史无前例的恶劣。

胡平说,没有一个国家发生过这种事。这就是为什么中共要一直采取政治高压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正,是巧取豪夺来的。一旦有了政治开放,有了自由民主,那大家一定要叫他们把不义利益给吐出来。所以就连别人提出的,要求官员公布财产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都认为是颠覆政权。

分析:发布“全面小康”白皮书是政治需要

据中共国新办发布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这是官方继指习近平“亲自指挥”抗疫之后,又一次同类描述。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分析,中共现在发布白皮书,在时机上有两个考量。一个是六中全会就要开了,对中共百年要有个总结。另一个是针对明年的二十大,习要证明自己有三连任的必要。白皮书还提到“共同富裕”,这就是习今后的政治纲领,让他的“新时代”与邓小平区分开来:邓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习讲“共同富裕”。这样在中共党史上,毛、邓、习就并列起来了。但是,这是习的一个幻想,中共还能活多久都不知道,习自己心里应该都在打鼓。

大纪元记者常春、李韵对本文亦有贡献

【澳洲移民】最适合华人的澳洲八大城市优缺点分析: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黄金海岸、堪培拉、霍巴特、Australia the 8...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中国如果发生大规模动乱,习近平会不会调动军队镇压?

世界自由日

 

中华邮政于1955年所发行的“反共义士”邮票

世界自由日,旧称一二三自由日,定于1月23日,源于中华民国纪念1954年1月23日朝鲜战争反共战俘获释、具有反共意义的节庆,1993年改为现名,每年中华民国、世界各地反共人士以及国际上反共阵营皆有一系列庆祝活动。

背景[编辑]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30多万人参与朝鲜战争,全线反扑,联合国军被迫后撤[1]:66。11月26日,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12月,联合国军自平壤败退[1]:66。1951年10月,韩境停战谈判于板门店举行[1]:69

中共方面一直坚持要求联合国军无条件遣返所有战俘,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回到中共统治下;中共立场被联合国军所拒绝。1952年2月,韩境联军总部坚持自由遣返战俘原则,盖联军在韩境所获17万余战俘中,有10万人不愿被遗返,尤其在2万余名华籍战俘中,誓死不愿遗返者达1万6千名[1]:69-70。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俘获战俘及在阵前易帜之军人共173,700人,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有21,300人被俘,被俘人员中军官有600人左右、级30余人、级5人、级1人,主要被关押在巨济岛等地。

1953年6月,韩国釜山战俘营1万4千2百余名华籍反共战俘上书,请求释放,并准其到台湾参加中华民国国军行列[1]:74。双方最后达成协议,战俘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去向,战俘的意向由中立国印度等国的代表负责鉴定[1]:74

中共官方认为,表面上看战俘由印度主持对战俘进行了甄别以确定其本人的意愿。实际上,联合国军停战谈判代表团首任团长乔埃提出“自愿遣返”的方案,试图用“大量朝中战俘拒绝被遣返”的结果来宣扬“共产主义的失败”。志愿军战俘中也有一部分人是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被俘从而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中华民国国军(被称为“解放战士”),这一类战俘中有不少人不愿意在停战后回到中国大陆。最终共有14,235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前往台湾,而选择回大陆的战俘大多受到政治审查、被开除党/团籍或拒绝其入党[2]。组织干事韩子建后来提出重新入党(他在济州岛是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组织者之一),被别人要求重新念一遍在归管处写下的交待材料去评定是否够格入党,他表示无话可说,其后自尽[3]:231

中华民国政府及海内外448个民众团体为欢迎“反共义士”来归,经过多次集会商讨,事先向联军统帅呼吁,务须如期终止监管。1954年1月4日,联合国军统帅赫尔将军,为“表明人道正义立场”再郑重声明,请负责战俘事宜的印度代表蒂迈雅必须于1月24日午夜将全体反共战俘无条件释放。1月23日清晨7时20分起,14,850名中国反共战俘、7,650名韩国反共战俘,终于奔向南方,得到释放[4]。前往台湾的反共战俘分成三批,于1954年1月23日由基隆上岸抵台,接受全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被称为“朝鲜战争义士”。他们在台北市游行,市民张灯结彩表示庆祝。全台湾各大城市自由钟,都敲响23下。并定1月23日为自由日,以纪念“反共义士”重获自由。一面通电全世界民主国家,吁请一致响应。此后每年集会庆祝,并有全世界热爱自由、主持正义人士来台参加盛会[5]

中华民国政府特设“一·二三自由日”以纪念这个“从中共手中解救大陆同胞”的事件;其后并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反共联盟大会”中通过。这即是一二三自由日的由来。这些反共战俘来到台湾之后,都被编入中华民国国军、并参加了诸如八二三炮战战役,大多终老眷村[来源请求]

随着冷战气氛转淡以及两岸局势的稳定,中华民国政府终止动员戡乱,各共产主义国家政权也于20世纪末逐一崩解,此纪念日于1993年改名为世界自由日。后来有的台湾战俘经商致富后回大陆投资,受到当地政府热情接待,如战俘张城垣就曾见到这种场面[6]

参考文献[编辑]

  1. 跳转至:1.0 1.1 1.2 1.3 1.4 1.5 陈布雷等编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
  2. ^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归国后 政策一夜之间翻了脸. 中华网. 2005-08-06[200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8) (中文(简体)).
  3. ^ 张泽石. 《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 北京: 时事出版社. 

亡国的经验与教训

 王克斌

亡国的经验与教训

 

想我华夏,地大物博,民风古朴,节俭勤奋,谁料想总是有那么一拨人马, 以强凌弱,压榨百姓,把国家当作一姓之私,一党之产,宁送友邦,不与家奴。宁愿亡国受辱, 也不还权与民,实施民主。此乃国之大不幸,乃民之大伤悲也。

 

从南宋,1127年,算起,至今不过885年。在这800多年里,中国北方遭受过金、 元、清、日的奴役,长达480多年,超过50%; 南方被奴役了365年,超过40%。 泱泱大国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竟然亡国四次,实乃民族之奇耻大辱,不可忘怀。

 

第一次是金灭北宋。 宋徽宗赵佶生活奢侈,重用奸党,掏空了国库。赵佶长于书画,贪恋女色,论才干不过是艺妓工会的主席,充其量也就是个文化部长的材料,结果却当了皇帝,成了俘虏,客死异乡。使中国北部陷入金国之手,百姓流离失所,好不凄凄惨惨戚戚。

 

小朝廷南遁临安,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忘记亡国掳父的靖康之耻。赵构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居然也让南宋苟延残喘了153年。 不久,偏安的南宋又招致第二次亡国之恨,整个中土饱受蒙人的蹂躏。庆幸的是,除了花街柳巷的宋词,南宋也出过几位不忘国耻的英雄,在弥留之际, 竟然还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身背亡国之君的陆秀夫,以及堕海殉国的张世杰。 为后人留下了刚肠义胆的中华男儿的英雄本色。

 

被《射雕英雄传》热烈赞颂的蒙古骑士,席卷中华大地,开拓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袤的疆域。依靠野蛮凶残弯弓射雕的特长,居然也统治中国88年,使中国自南宋以来第二次被奴役。王位之争,权臣之害, 以及元朝的尚武精神和高压政策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元朝末年,朝廷恣意挥霍、滥发钱钞,物价失控。百姓民不聊生,干戈四起。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出现了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经过与张士珍、陈友谅等义军的自相残杀,朱元璋夺冠称帝, 建立了大明。

明朝虽然没有几个出类拔萃的皇帝,但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都已超过前代。劳动力的解放也促进了工商业与航海的发展。但比起同时期西方的文艺复兴, 又如小巫大巫, 黯然失色。用现代流行的语言说,从明朝开始,中国输在了起跑线上。满清的接管进一步把中国拖向了末流。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揽政,沉重的赋税剥削,再加上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崇祯爷还算个想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但是由于自身的缺点,多疑任察,好刚尚气,以及大势已去的残局败绩,最终自尽于煤山之上。满清入关后念他有爱民之心,谥封为大德慈悯昭烈皇帝,葬于昭陵。

 

汉人不争气导致明朝的覆灭。更有不争气者李自成和吴三桂。李进了北京后接连吃了18天饺子,用完了18年的帝号;吴先生为了个叫圆圆的女人,开了带路党之先河,引女真人进了山海关。饺子还没吃够的李先生弃城而逃,不知所终。 从此大汉意义上的中国开始了第三次亡国生涯。

 

满清优于蒙元的长处在于学习,以游猎为生的八旗子弟采纳了汉人的文明,成为了礼仪之邦的一员;另一方面,汉人也在某种意义上为满人所同化,当官的换上长袍马褂,顶戴花翎;老百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人。比起1000多年的大汉的皇帝们,满清居然当仁不让,竟然延续了100多年的康乾盛世,以致于时至今日大辫子戏依 然乐此不彼,充斥于舞台,把当初亡国的那段心酸的经历当作荣耀来颂扬。可见,这些风靡一时的影视文人还没尝够亡国奴的苦味。

 

不幸的是,康乾盛世不过是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这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一衣带水的日本为了民族的存亡,也加入到西方先进制度的行列。中国又一次失落在起跑线上。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把盛世积累的金山拆平了,乖乖地送到列强的手中。中国人破落成亡国奴的平方。

 

孙逸仙先生几经失败,终于用他的三民主义武装起万众之师,驱逐了鞑虏,恢复了中华。然而,自私好斗的中华强人们你争我夺,战事四起,国民不安,使孙先生的民主共和毁于一旦。此时东洋日本蓄势已久,虎视眈眈,以百万倭寇践踏了大半国土,中国上演了第四次亡国的悲剧,几千万无辜的同胞死于日寇刀剑之下。

 

遗憾的是中国人没功夫总结亡国的经验与教训。在美国投射两枚原子弹后,日本宣布投降。我们中国的头人们接着又动用飞机大炮,天翻地覆慨而慷,开始了你争我夺,比抗日激烈十分的大规模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国共兄弟仇深似海,不共戴天。老百姓又陷入几年的内战之中。

 

共产党接管政权后,采取了无产阶级的一党专政,靠枪杆子出的政权,还得靠枪杆子来维护。杀地主,斗资本家,抓右派,运动接着运动,折腾接着折腾,好端端一个国家经济停滞,百姓以吃饱肚子为最大的幸福。十年文革把共产运动推向了悬崖,不得不靠邓小平拨乱反正,在经济政策上改弦更张。

 

然而邓的改革只是一场洋务运动,对保守腐朽的政治体制则一成不变。在几位当权者的带动下,一个新生的特权阶层破土而出,贪污腐化,假公济私。他们的子女要么当官,要么经商,贪而不厌地吞噬了国家财产和劳动人民的血汗。财富和特权令他们得意忘形,忘记了中国人民的几百年亡国奴生活,忘记了沉痛的历史教训。

 

武松在因公出差时对嫂子潘金莲女士说过:‘篱牢犬不入。’我想冒昧地引申一句,当总书记出国访问时,是否应当嘱咐看守内阁:‘国强敌不来。’这里的国强不光是有几百万军队,洲际导弹和航空母舰,更重要的则在于有一个廉洁透明的政府,有一个凝聚民心的政权。

 

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没有输在坚船利炮上,而是输在了社会制度上,输在了军人的士气上,输在了贪污腐败上。如今党、政、军里出了那么多贪官污吏,出现了姬德胜,王守业和谷俊山这样的将军,战事未起,情报先卖出去了,这仗还能够打赢吗?如果军委主席手持令箭曰:‘邓世昌何在?’不知今朝是否有人敢应:‘末将在。’

 

如今,中国总算是从老祖宗留下的肥沃的土地上挖出了金子,银子,那些先富起来珠光闪耀的新星成了英、法贵族商店的常客。自然,树大招风,中国也成了世界各国眼中炙手可热的一块肥肉。除了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中国的周边几乎没有几个友好的国家,老牌的帝国主义,东洋的日本也怀敌意,伺机而动。中国的内忧外患已经被少数人的奢华所掩盖。稍不小心,就会重蹈南宋和满清的覆辙。

 

中国必须认真总结多次亡国的经验教训,找出应对和防范的措施。总而言之不外乎人祸天灾。人祸在前,天灾在后。人祸者则是统治集团贪腐成性,骄奢淫逸,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如果把人祸比喻成炸药,那么天灾就是导火索和雷管。避免和消除人祸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一个民主国家,百姓有自由,百姓有选择,百姓有话语权。专制国家,政府监视百姓,故而政府可以胡作非为; 民主国家,百姓监督政府,政府必须廉洁奉公。这乃是建立一个强国的千秋之计,中国万不可一错再错。几百年的亡国历史让中国的老百姓在心理上已经无法承受再一次失败。

 

如今,那些握着大把钞票的爹妈爷爷奶奶们,不顾一切,不惜重金地为儿孙们挤进贵族幼儿园,挤进重点学校,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你们是否想过,这个国家是否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民族是否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国 家和民族都输了,你就是花大钱把孩子送到第一节车厢,你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孩子放到火车头上,你又能比第12节车厢里的民工子弟们领先多少?

 

当年方志敏笔下的那个可爱的中国, 已经变成了一只只的蒙古全羊,由一群面色土青的农民工们汗水淋淋的烧烤着。烤熟之后,那些达官显贵们一人一把柳叶刀,把甘美的肉片刮到盘子里,去留给他们的子孙。而那些辛苦作业的民工们, 在收拾完羊蝎子之后,每人泡上一碗方便面,好留点力气,明儿个接着为主人去烧。然而当领导们品尝美味佳肴的时候,你们最好不要忘记,将来给中国带来震荡的不是刘晓波那样的几个舞文弄墨的酸秀才,而是那些今天还在麻木不仁、凭天由命的数亿民工们。看到他们春运时在车站的排山倒海的气势,我担心,这些人要是组织成一股有序的绥拉菲莫维支笔下的铁流,有什么东西能不被他们冲垮吗?

 

中国的形势像一付封闭的圆周形摆好的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张骨牌的倾倒都回带来全局的连锁反应。可喜的是我们有个维稳专家胡锦涛先生充当了民族的脊梁,在桌子的四条腿上安装了强力减震设施。前两天,党中央洞察秋毫,把王志军这张牌楞给成功地抽了出来,算是为党的18大打了前站。尽管书记的两只大手把骨牌遮得严严的,总还难免他对付不了的大幅震动。未来是未知的,但凭着人们的嗅觉,总会闻到一点风吹草动。老百姓愿意中国宁静与安定,但是那些脑满肠肥还在嚷着没吃饱的大官们情愿吗?

 

红二代杂谈

 红二代杂谈

                                       王克斌  10/10/2020

所谓红二代泛指那些在国共内战中做出贡献并且在毛皇新朝受封为官的那些人的后代。当然,也包括没来及接受封赏就呜呼哀哉的所谓烈士子女。本文中的红二代又分作高干子弟,革干子弟和革军子弟。经过几代人繁衍,又涌出了官二代及红三代等新贵。此类人泛指为红二代。

为什么中国会有红二代这样光荣的称号,而从来没有过科学家二代、教授二代、工人二代以及农民二代的群体呢?

因为这些三教九流的后者在中国是个杂散的群体,他们无权无势,他们之间没有粘合剂,也没有打江山期间拿命换来的的本钱。因此他们的孩子必须在普通学校读书,没有任何骄傲自豪的资本。

第一届红二代多生于国共内战期间。在胜负难卜的战火中,红二代们在革命中心或圣地出生了。在革命造反的父母心中, 他们是革命的种子,闪闪的红星。因此条件再差,也要保住革命的后代。有的被送往苏联避祸;有的被警卫员用箩筐挑着,转战南北。他们的名字都很特别,往往跟父母的转战区域有关。比如延东,从延安到华东;延淮,从延安到安徽;远平,离北平尚远;小鲁,在山东降生,豫沙,河南的一粒沙子。红二代的名字还喜欢带个小字,小平、小梅等;或者借重复数加强语气,如彬彬、真真、萍萍、呱呱;或者带个生字,如胜生、戌生、易生、梅生等。至今我尚未听说过以战役命名的孩子,如赵辽沈、钱平津、孙淮海、李四平、孟良崮、孔黑山等。大概死尸太多, 晦气!

红二代们的父辈都是打仗起家,家庭生活也成了军事建制。他们因山头的不同又分为一野、二野、三野、四野以及留守的地方官。由于他们干的是把脑袋掖到腰带的生意,出生入死。这些文臣武将之间建立了亲密的战友关系,相互抱团。对战友的孩子也往往视若己出。这便是后来拉关系圈地盘的人脉基础。这些人际关系也是后来红二代形成团伙的一个历史原因。

孙逸仙先生缔造的三民主义政府被强势敉平之后,战火纷飞年代的战友们都被赏赐黄马褂和顶戴花翎,在中央和地方当了大官。这些大官们的住所往往集中在一个大院里,如省委大院、军区大院、工程兵大院,空军大院等。他们的孩子所面对的是不接地气的大院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冯小刚、姜文等人的影视作品里都有描述。在大院长大的孩子一起玩耍,坐在墙头往下尿尿或吐唾沫。打完平民子弟, 跑回大院,有门卫保护。他们从小就相互熟悉,结成了平民少有的哥们义气。大院文化成了红二代群体形成的地理原因。

原来三破,破鞋破袜子破军装,的土八路,一下子当了部长、局长、省委书记。这一低一高的越迁无疑会让他们产生优越感。打江山坐江山的意识让他们在精神上膨胀。幸好毛泽东害怕重蹈李闯王十八天饺子的覆辙,杀了刘青山和张子善,暂时刹住了贪腐的风气。但这不妨碍优越感的滋长。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们发现自己和院外的平民子弟不同,他们家里有汽车、洋房、伙夫和警卫。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也产生了优越感。共同的优越感把红二代们拴在一起,他们看不起工农甚至知识分子的孩子。是啊,皇亲国戚焉能与草民为伍?这便是文革初期谭力夫先生对联的起因,“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反动的血统论或许是红二代们搭帮结伙的理论依据。

政府心疼这些物种珍贵的革命后代,为他们创建了特有的幼儿园和学校,如蓝天幼儿园、景山学校、八一学校。这些革命后代集中到一起,加上良好的条件设备,他们的优越感自然更加膨胀。当他们的家人接他们回家的时候,他们之间甚至互相攀比,看谁家的汽车好,汽车大。汽车和待遇反映了官阶的高低。于是红二代的内部也分了档次。中央级的后代在中南海,部、军级别的后代在翠微路,至于处级或科级的小员司们只好自惭形秽,望尘莫及。

即使没进八一学校,红二代们也会青睐几个有名气的中学或大学。在北京, 有二中、女十三中、四中、八中,一0一、人大附中等。除了军事院校和党校,红二代们趋之若鹜的莫过于清华、北大了。北大我不熟悉,清华光是从工程物理系毕业的干部子弟恐怕不下几十人。地位高的有彭真的儿子、李井泉的儿子、叶飞的女儿、安子文的女儿、伍绍祖他爸爸的儿子(对不住,不知伍部长的父讳,也懒得去查。这么说反正也没错)、徐运北的儿子、江文的儿子、胡开明的儿子、林枫的女儿和儿子等,恕不详报。 到了1965级,高干子弟几乎占到10%。信手拈来就有耿飙的儿子、袁水拍的儿子、邱会作的儿子、高修的儿子、楚图南的儿子等。 在文革初期,其势力大到号称10大左派。在雪峰书记下令高校抓鱿鱼后,我有幸遭遇过10位功臣之后的大字报攻击。当初的恐惧成了今天的骄傲。至少,我跟红崽子们较量过。

在全校的的范围,还有刘少奇的女儿、贺龙的儿子、雷任民的女儿、王任重的女儿、刘宁一的女儿、郑天翔的儿子、陈云的儿子、宋任穷的儿子,还有刘瑞龙的女儿、习仲勋的儿子等。这些人曾经是清华文革的始作俑者。为了丢车马保将帅,他们中的几个曾经联名揪出黑帮蒋南翔。后来又拼命保住王光美领导的工作组。1966-8-24那天,为了打压造反派,他们制造流血惨案,并推倒清华文物二校门。此后,他们如鸟兽散,体验遭受围追堵截的恶运。我不同情他们逃难的遭遇,用林副主席的话说,那叫坏人打坏人,活该。

由于在学生时期的集中 ,高干子弟们保留并延伸了幼小时的大院文化。因为血统的高贵,他们不想和平民子弟交往。从经济条件说,他们活得也比平民子弟宽裕。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大学生活又加强了红二代团伙的亲密无间的友谊。以至于到了老耄之年,他们还有能力组织200人的聚会,唱革命歌曲,显示他们社会中坚的地位和贵族“气质”。党中央也对他们网开一面,一路绿灯。与此相反,清华的几十个平民后代想召开一次老头会,居然受到五次围剿。交了几处定金,都没一个饭店敢接纳。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到荒岛相聚。这种对比无疑助长了红二代们嚣张气焰,舍他们其谁也。

红二代扩大势力范围的另一措施就是联姻。比如最近猝死的安邦大佬的妻子就是大将粟裕的女儿。然而到了孙子辈,受到物质的利诱,这种联姻开始弱化。君不见毛皇的外孙女傍上大款,当了几年的二奶。祝贺她后来转为正房,享受锦衣玉食的美好日子。

红二代群体的产生和保持有两个社会原因。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有权有势的皇亲国戚或王公大臣,他们蔑视百姓,依仗手中的权力,横征暴敛。用武力和财力维护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不少人还可以把爵位世袭。因此统治阶级的后代和平民的后代基本上油水不溶。这种区分会保持到王朝的覆灭。然后,新朝开始,新一批功臣良将们的子弟群又开始形成。从这一角度分析,红二代群体是封建势力的残渣余孽,是腐朽落后的社会标志。

另一个原因则是毛泽东的政权和历代一样, 也是打杀而成。他要推翻的不是满清帝国,而是一个刚刚驱除鞑虏旨在民主共和的年轻羸弱的政府。实际上,与孙逸仙和蒋介石相比,毛所领导的革命才是名副其实的反动。从1921年到1949,我没统计过,估计因内战死亡的百姓或军人不止千万。当然,毛泽东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长期的战火、死亡的威胁、艰难的长征使得毛麾下的文臣武将结成了生死情谊。打江山坐江山成了绝对的真理。用鲜血夺来的天下自然会让他们百般珍惜,要千方百计地保住权力,就得让权力顺利传到他们的后代手里。就血统而论,红二代成了保住江山的唯一依托。因此红二代必须雄心勃勃,当仁不让。他们要么当官,握紧大印;要么晋身军界,紧握枪杆。

红二代是天生革别人命的先锋。土改革地主命,他们认为应该;合营革资本家命,他们认为必须;反右革知识分子命,他们认为理所当然。没想到到了文革,事态的发展才开始变味。初期,他们以为斗反动学术权威、打倒三家村、打倒彭罗陆杨不关他们的事。于是首当其冲,砸霓虹灯、杀校长、打地主婆、揪黑帮。红二代们做出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可是冷面杀手毛泽东唯他独尊,不管你功劳大小、资历深浅,瞧谁不顺眼他就摞胳膊卷袖子揍谁。贺龙、彭德怀、陈毅、刘少奇官居一品,都难于自保。在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时刻,清华的高干子弟不肯失去高贵血统的保护伞。在告别文革大舞台的前夜,贺鹏飞们纠集外来的中学生,一个个军装军帽,队列整齐,唱起造反歌,气势汹汹地用拖拉机拉倒了清华二校门。当夜又在清华园内游行,大发淫威,殴打所谓的黑帮干部,高喊“不许狗崽子翻天!”最后毛主席火眼金睛,不念旧情,终于把这些狂妄分子赶到山沟村落,把联动分子关进派出所。不管毛的动机如何,对那些受够窝囊气的平民子弟,毕竟大快人心。遗憾的是贺鹏飞在文革之后,又摇身一变,子承父业,当了海军中将。听说死前还犯有走私嫌疑。您瞧,这年头儿到哪儿说理去?

红二代们在文革中的丑陋表演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私。也让革命后代的虚假光环名声扫地。后来,他们又通过关系,走后门入伍提干,当工农兵学员,回城当官。

他们的父母人还在, 心未死。在毛皇驾崩之后,经过拨乱反正,他们又找回大印和枪杆。在陈云的一句话后,他们的后代组成了第三梯队。80年代初,这些人几乎是集体重新分配,到部、省、市俨然成了各级领导。权力又到手,胡汉三又回来了。第三梯队的实质就是后文革时期的还乡团。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查平民子弟中的三种人,把枪毙过的文革牺牲品再毙一遭。

改革开放以后,金钱的诱惑使得红二代们除了当官,还有经商发财的红运。爹爹妈妈、叔叔阿姨签一个字,他们就有了地皮,有了水泥、钢筋。拿空手套来的白狼又去申请贷款。叔叔阿姨一批,上亿的资金到位。他们有的主管金融,有的主管房地产,有的主管军火贸易,有的主管影视。一下子,红二代们又火起来了。如果说当年他们的父辈靠杀人越货起家,他们在大崛起的年代则实施了一次明火执仗的抢劫。在臭名昭著的恶名的右肩,又加上臭名昭著的平方,(恶名)2

在党中央极力庇护下,红二代们如鱼得水,或在官场扬威,或在商场做福。他们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是什么。李鹏的儿子挣足了钱,可以空降为省委书记,江代表的儿子可以官商两栖、王震的儿子可以倒卖军火,薄一波的儿子可以飞黄腾达,邓小平的孙子可以挂职县委,更不用说那位歪戴军帽倒挂领章的少将兵痞了。除了直系的孩子,连女婿都要沾光揩油。王其三若无岳父福荫,能有如此高位?吴小晖若非邓家孙胥,能在安邦行走?

不公平的是,在文革前,有杀、关、管亲属的,有海外关系的,不要说入党,连上大学都受限制。如今哥哥卖国潜逃的红二代俞正声居然当了政协主席,兄弟姐妹无一留在中国的习某人居然做了总书记。这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元老们信得过不会挖祖坟的红二代。

自文革开始,红二代撕去了乖巧正派的面纱,把自私与贪心明目张胆地暴露出来。当平民子弟在兵团和农村受苦时,红二代们可以靠走后门参军,参军后接着提干;当毛泽东要办大学时,他们第一批冲出来,靠关系进了学校;当中组部建立第三梯队时,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各个岗位的领导;当出国读书刚刚发热的时候,他们又成了留学的先遣;当改革开放的热潮刚刚到来时,他们又靠关系圈地皮,倒建材,成为先富起来的大款;当移民国外初露势头的时候,他们率先带着擢取的美金,去领美、加、澳的护照。

总之,见到好处,他们就捷足先登,吃第一大口,捞 第一大勺,甚至干脆独吞。他们地位高,腰包鼓,还要把自己标榜为革命家的后代,唱红歌,走长征路,不忘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胸怀。不仅如此,红二代还成了一道护身符,贪污也好,受贿也罢,他们都安然无恙。对中纪委来说,红二代是个无雷区,惩罚降不到革命后代头上。这次任大炮触怒龙颜,纯属意外。

红二代强烈的血统意识、红二代极端的自私欲望,以及红二代们灵敏的政治嗅觉和对权力的追逐,使得这个群体成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阻力。在社会上,他们是一股暗流。这个暗流关系多,人脉广,他们具备平民所没有的凝聚力。 一旦得逞,就会像他们的老子一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面对百姓追求民主的斗争,他们会付出一切代价,像叙利亚的阿萨德,负隅顽抗,不惜国破。说什么也要保住父辈夺来的天堂。庆丰皇帝在几年间树立的个人崇拜和倒行逆施, 充分印证了上述论断。

不能否认,不少有良知的红二代已从酱缸里跳出,开始反思过去。然而这类人毕竟还如凤毛麟角,难成气候。况且,当民主化进一步深入时,他们很难否定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的爹妈。

尽管有人对一鳟流露不满,但其动因恐怕还停在“恨铁不成钢”,担心习的暴虐会葬送党的基业。他们当中,有人可能不同意文革反右,但赞赏改革开放;有人可能反对四年内战,但肯定老爹抗日的贡献;有人可能不满中共的治国举措,但念念不忘父母的初衷和信仰。不容置疑,红二代的基本理念还是“赤出于红儿胜于红”,让红色的旗帜插满世界。

与庶民不同是,红二代与党之间是用胎盘连接的,情同母子,息息相通。用文革歌曲“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比喻红二代,恰如其分。说来也是,让党的骨血拿起判官大笔,把党史全部涂黑,自然也黑了自己。这的确有点强人所难,不近情理。

迄今,除了敢于挑战习一鳟的任志强和蔡霞等,红二代的主体还是一群桀骜不驯野心勃勃的集合。就整体而言,把民主运动的希望和领导权寄托在他们身上,无异于南辕北辙,与狼共舞。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挽救黄金家族、中兴蒙古汗国的满都海斯琴

 作者:兰音

蒙古汗国的巨大危机,锻造了一位古今罕见的传奇女子——满都海斯琴。图为穿蒙古服饰的女性(左)和满都海斯琴的纪念碑(右)。(Shutterstock/ Panoramix, Wikimedia Commons

她是草原上的贵族少女,本该和一位英俊王子,携手策马度过顺遂的一生。然而她所归属的蒙古帝国,正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是追寻个人的幸福,还是为国家和族人奉献一生?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自成吉思汗去世两百多年来,黄金家族的子孙,从问鼎中原到退居漠北,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兴衰命运。显赫一时的蒙古帝国变成了“北元”,蒙古帝国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荒漠衰草的生活落差,还有内部首领以及外部强敌的争权夺势。在国势倾危、子息凋零的紧要关头,谁能挺身而出,扭转乾坤,实现蒙古帝国的中兴,重建黄金家族的威望?

都说时势造英雄,蒙古汗国的巨大危机,却锻造了一位古今罕见的传奇女子——满都海斯琴

少女的选择

满都海,又名满都海斯琴、满都海哈敦,或者满都海彻辰福晋,她是汪古部的绰罗拜铁木耳丞相的女儿。汪古部,地处农牧结合带,一直是蒙古帝国中商贸发达、繁华富庶的部族,更是整个亚欧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自监国公主阿剌海之后,汪古部臣服蒙古,与黄金家族世代联姻,成为蒙古汗国中地位尊崇的皇亲国戚。

虽然坐享荣华富贵,汪古部以外的游牧部落,却是另一番景象。北元的汗王再无继续统一草原的实力,蒙古再次走向分裂。在满都海生活的时代,元朝已经灭亡八十多年,而根基不稳的蒙古汗廷,刚刚经历过一场屠戮,元气大伤。

图为柏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波斯细密画册Diez Albums中描绘的蒙古帝国皇后筹备飨宴的场景。(公有领域)
满都海,也遵从了汪古与蒙古通婚的传统,走进蒙古汗廷,成为满都古勒汗的小哈敦(妻子)。图为柏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波斯细密画册Diez Albums中描绘的蒙古帝国皇后筹备飨宴的场景。(公有领域)

在蒙古西北的瓦剌部,也叫卫拉特,其首领也先通过战争,抢夺汗位,成为唯一一个黄金家族以外的蒙古汗王。为了巩固权位,他狠心地屠杀黄金家族后裔。不过他本人也因此得到报应,仅仅一年就因汗廷内讧而身死名灭。那时候,新即位的满都古勒汗和子侄辈的鄂尔多斯首领巴彦蒙克,成了仅剩的成吉思汗嫡系子孙。

从小听闻汪古与蒙古汗国的世代渊源,以及黄金家族建功立业的动人事迹,满都海在心里逐渐勾勒出曾经繁荣鼎盛、一统山河的帝国轮廓。或许从懂事起,满都海的才学和志向,眼界与胸怀,便和一般的贵族女子不同,她读书习字,骑马射箭,为的是将来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追寻并重建她心底那个强大的汗国。

14岁那年,满都海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成吉思汗的十二世孙、满都古勒汗,向汪古部送来了聘书,求娶美丽聪慧的满都海。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蒙古可汗的金帐,并不是最好的归宿。年长22岁的满都古勒汗空有高贵的血统却无实权,不复先祖称雄草原的风光。他的部落外有强敌瓦剌,内有太师专权,可说是内忧外患,中兴蒙古之路更是阻力重重。

不过,满都海所在的汪古部,并没有因为黄金家族一时式微,而背叛在成吉思汗时代缔结的盟誓。汪古人因为归附蒙古而强盛,即使两百多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对可汗怀着感恩与忠诚之心,守护着风雨飘摇的蒙古汗国。满都海,也遵从了汪古与蒙古通婚的传统,走进蒙古汗廷,成为满都古勒汗的小哈敦(妻子)。

虽然满都古勒汗的实力不及先祖,但他仍然是草原上民心所向,仍然是蒙古汗王的唯一正统。当娇美的金枝玉叶来到落魄的蒙古大汗身边,满都海和满都古勒汗就共同承担起了复兴黄金家族、重新统一草原部族的重任。

“下嫁”小可汗

15—16世纪的蒙古大地,群雄争霸,风云激荡。满都海成婚十多年来,悉心照料可汗,为他诞下两个公主,帮助他谋划蒙古的未来。在他们的设想中,另一位黄金家族的成员——鄂尔多斯部落首领巴彦蒙克,是他们理想的继承人。满都古勒汗非常器重这位晚辈,封他为“济农”,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汗,并赠送他珍贵的金腰带。

然而命运并没有给予满都古勒汗扭转乾坤的机遇,反而有意进一步试炼这个顽强的家族。公元1479年,蒙古太师亦思马因不断挑唆满都古勒汗与巴彦蒙克的关系,导致两人互生猜忌。巴彦蒙克在谋士的建议下无奈逃亡,却在路途中被亦思马因埋伏的杀手所暗杀。

满都海做出又一个重大的决定,改嫁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图为蒙古女子。(Shutterstock)

满都古勒汗听闻巴彦蒙克的死讯,非常悲痛,并因此一病不起,抑郁而终。至此,更大的危机降临蒙古,放眼望去,黄金家族仅剩的两名男子相继去世,到底还有谁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可汗之位?

满都海作为满都古勒汗的遗孀,暂时继承了蒙古可汗的部民、军队、牲畜、领地等所有财产。按照游牧民族收继婚的传统,她将带着丰厚的财富嫁给新一任大汗。然而由于已故大汗无子嗣,黄金家族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那些旁系子孙、那些各部落的贵族首领开始觊觎汗位,蠢蠢欲动。他们纷纷向满都海提出求婚。这次汗位的传续过程,变成了谁能迎娶满都海,就能继位的一场竞争。原本在后宫一心做贤内助的满都海,一夜之间成了蒙古最受关注的人物,她的一举一动牵动所有草原百姓的心。

这位33岁的蒙古后妃,已是外祖母辈的“老人”了,然而蒙古严峻的局势不容她深居内宫,她必须走到前朝,主持北元大局。同时,她要尽快挑选出正统的继承人,作为自己的新夫君、蒙古的新大汗,以保障蒙古汗国平稳地发展下去。这样,她才能继承先王遗志,保护黄金家族。

哪怕只有一分希望,满都海也不会放弃。她毅然拒绝野心勃勃的求婚者,四处寻找黄金家族的后裔。皇天不负有心人,满都海终于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巴彦蒙克的儿子可能还在世上!原来当初巴彦蒙克带着儿子一路逃亡,他被杀害后,这个孩子就失去了音讯。经过四处察访,满都海终于找到了这个仅存的继承人——年仅7岁的巴图孟克。

她小心翼翼把身世坎坷的孩子接回了蒙古汗廷,悉心照料。满都海请来最好的医生,为巴图孟克调理身体;又请来最勇猛的武士,教授他诸般武艺。在她的大力扶持下,巴图孟克登上汗王宝座,上尊号“达延汗”,意为“普天之汗”。这个尊号,寄予了满都海与汗王统一蒙古、恢复元朝盛世的殷切期望。

由此,满都海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改嫁达延汗。两人的婚姻,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惊世骇俗的,毕竟他们不仅有20多岁的年龄差,而且辈份相差悬殊。不过这也是满都海超越常人之处。承担着传续汗位和中兴蒙古的使命,她勇敢地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辅佐幼主,统一草原

确立了蒙古汗王,蒙古的中兴之路才刚刚开始。两百年后的蒙古汗廷,正处在主少国疑的敏感时期。年幼的可汗是否平安成长,成为文韬武略的明君,各部落的首领是否忠心效力于汗廷,统一草原的大业又是否能够实现?这些都是满都海日夜悬心的大事。

对于达延汗来说,满都海是妻子,更是再生父母和人生导师。她在他最落魄无助的时候,改变了他的命运,更倾尽所有心血抚育、栽培他。更重要的是,满都海还以摄政皇后的身份,为达延汗荡平所有劲敌,打造了一个群雄慑服、内外安定的局势。

满都海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披挂上阵,率军征讨蒙古最强劲的敌人——瓦剌部。(大纪元制图)

满都海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征讨蒙古最强劲的敌人——瓦剌部。依靠汪古部积累的巨大财富,她为蒙古军队豢养战马、打造兵甲,建立了一只装备精良的劲旅。而满都海本人,也脱下华丽繁琐的宫袍,亲自披挂上阵。

《蒙古源流》中这样记载满都海征讨瓦剌之战:“聪睿之满都海彻辰夫人,髻其垂髫之发,以皮橐载国主达延汗,自为前部先锋,攻伐卫剌特四部(瓦剌),战于塔斯博尔图之地,大加掳获焉。”

出征时,满都海把达延汗带在身边,让他从小就接受战火的历练。两军对战中,她代领先锋部队,身先士卒,挥舞着兵器冲向强悍的敌人。她的胆识和勇气,令敌方的男子汗颜,而蒙军上下备受鼓舞,士气大振。战事的结果可想而知,蒙军大获全胜,斩获颇丰。

《蒙古黄金史》中也有相关描述,满都海在战场上奋力拼杀,以至于帽子坠落,飘带挂在脖颈上,都无暇顾及。敌方的士兵见了,主动把自己的帽子递给她。满都海则挥舞着帽子,继续指挥杀敌。

征服瓦剌后,达延汗的地位更加稳固。接下来,满都海着手整顿汗廷内政,派人剿灭太师亦思马因,不仅为达延汗报了杀父之仇,更借此废除太师制度,杜绝了权臣当道的隐患。

满都海还恢复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制度,把蒙古重新划分为六个“万户”。以护卫宫廷为职责的“察哈尔”为中央万户,由可汗直接统领,其中最优秀的勇士便是可汗的亲卫军。此举大大加强了汗王的权威和实力。

在处理好一系列内外政务的大事后,满都海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为黄金家族延续子嗣。待达延汗成年后,满都海以四十多岁的“高龄”,先后为他诞下七子一女,其中还有三对是双胞胎,满都海承受的辛苦与风险,绝不亚于她平生面对的任何一场战争或考验。她还为达延汗迎娶年轻的贵族女子,让黄金家族的血脉不断开枝散叶。后来,她的第三子继承了汗位,其他的儿子也先后成为守卫蒙古的重要将领。

当达延汗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君主,满都海便从前朝悄然引退,在史书中再也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有人传说满都海是死于某场战争,有人猜测她因难产而亡,但是更多的人相信,她是在完成了复兴黄金家族的使命后,重新回到后宫,过着抚育子女的退隐生活,直至终老。而达延汗亲政后,征战四方,重新将蒙古统一,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满都海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大半生,最终留给后人一个众说纷纭的未定结局,但是她对蒙古的精忠与付出,换来草原百姓世世代代的敬仰和传颂。在黄金家族面临灭顶之灾时,她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蒙古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家族,奠定了蒙古族各部重新统一的基础。这样一位奇女子,不仅是母仪天下的蒙古皇后,更是中兴蒙古的巾帼英雄。

参考资料:《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