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 | |||||||||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一部分 | |||||||||
一队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的士兵正在突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长津湖包围圈 | |||||||||
| |||||||||
参战方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彭德怀 宋时轮 张翼翔 张仁初 彭德清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爱德华·阿尔蒙德 奥利弗·P·史密斯 巴大维 乔治·斯塔德迈耶 | ||||||||
参战单位 | |||||||||
海空军: | |||||||||
兵力 | |||||||||
总计: 150,000人[2] 实际参战:~67,000[3] | 总计: 103,520人[4] 实际参战: ~30,000人[5] 800余架飞机 | ||||||||
伤亡与损失 | |||||||||
中方资料: 19,202 战斗伤亡[注 6] 28,954 非战斗伤亡[注 7] 总共48,156人[6] 联合国方估计: 29,800 战斗伤亡 20,000+非战斗伤亡[7] | 美方资料: 1,029 死亡 4,894 失踪 4,582 负伤 7,338 非战斗伤亡 损失15辆坦克 总共17,843人[8][注 8][9] 中方估计: 13,900[10] |
长津湖战役,又称长今湖战役或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韩语:장진호 전투/长津湖战斗;英语: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注 9][注 10] ,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为朝鲜战争的东线部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联合国军进行突袭,把联合国军包围。最终,志愿军付出巨大牺牲,而联合国军撤退出了北朝鲜。美国陆战队一师和美国陆军第31团级战斗队(中国方面称其为“北极熊团”)为美方主要作战单位[11]。中国官方称此战役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为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参战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东北部,在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令长津湖地区的美国第10军十分意外,双方随即在严寒气候下展开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3万余[5] 人的联合国军部队(战后被授予绰号:长津少数者,英文:The Chosin Few)被宋时轮指挥的6.7万余[3]人的中国部队分割包围。但中国军队由于后勤补给不足和对美军实力的低估与误判,一部分军队必须进行急行军穿插,行军过程中丢弃了棉衣,最后因为没有棉衣、缺少食品补给而冻饿交迫死伤很大,武器装备落后低劣而受到美军空军、炮击与火箭弹等武器严重打击,不久后联合国军突破包围圈撤退。第10军从兴南港的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完全撤出了北朝鲜境内。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进行了十天,对整场朝鲜战争的进程有重大的影响,战役共包括防守下碣隅里、防守柳潭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及第7团从柳潭里突围撤向下碣隅里 、美国陆军第31团级作战队在长津郡东面的战事四部分。
背景[编辑]
1950年9月15日,美国第10军成功登陆仁川。在联合国军南北夹击之下,釜山周围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遭到歼灭性打击。9月末,联合国军攻占汉城,朝鲜战争的结束已经在望了。[13] 10月初,联合国军越过38线,进入朝鲜,意图在1950年底重新统一朝韩[14]。联合国军以贯穿朝鲜北部的太白山脉为分界线[15],沿西海岸进攻的为美国第8军团,东海岸则为大韩民国第1军与美国第10军[15]。10月19日,隶属美国第8军团的韩国陆军第1步兵师率先攻入平壤。20日,平壤被联合国军占领。朝鲜人民军至此基本被消灭殆尽。绝大多数联合国领导人,包括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认为朝鲜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
麦克阿瑟在不晚于11月15日的某个时候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了一封电报,其中提到了他“不能同意”关于“重新审议联合国军使命”的意见。并强调“联合国的基本政策是消灭所有朝鲜的武装抵抗力量”以建立一个“统一和自由的国家”。电报中麦克阿瑟还表示:“我计划11月15日发起总攻势,目标是进至鸭绿江,占领全朝鲜。任何与此计划背道而驰的方案都将彻底瓦解我军的士气,并造成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16]“圣诞节回家”攻势随即展开部署。
此时,西方世界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悄悄地介入了这场战争。10月24日,从东线进入朝鲜的志愿军第42军进入了黄草岭、赴战岭地区,与向北推进的大韩民国陆军第3师发生战斗。随后,隶属该军的第124师在黄草岭一线,与联合国军后续的美陆战一师陆战7团,进行了近2个星期的战斗(黄草岭阻击战)。11月7日,第124师放弃黄草岭一线的阻击阵地。美陆战一师越过黄草岭一线,进入长津湖地区。11月10日,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陆战7团进占古土里。11月15日,进占下碣偶里。11月24日,进占柳潭里。同时,美陆军7师第31战斗团进入长津湖地区,接替长津湖东海军陆战队第1师陆战5团在新兴里及内洞峙的阵地。
至11月26日,美第10军进入长津湖地区部队部署如下:
- 内洞峙: 陆军第7师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
- 新兴里:陆军第7师31团第3营、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及第15防空炮营D连;
- 后浦:陆军第7师31团团部和坦克连(22辆坦克);
- 泗水里:陆战1师第1工程营A连;
- 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欠2营营部、F连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1营、第4营和第3营G连I连;
- 德洞山口西北无名高地:陆战7团1营C连(欠1个排);
- 德洞山口:陆战7团第2营F连;
- 下碣隅里:陆战1团第3营(欠G连)、陆战7团2营营部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D连和3营H连、陆战1师第1工兵营D连、第10军第10工兵营D连以及一些排级零散支援单位;
- 古土里:陆战1团团部及第2营、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E连、陆军第7师31团B连、陆军第185工兵营以及一些零散单位;
- 真兴里:陆战1团第1营;
而联合国军一无所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24师从黄草岭撤出之后,从中国境内赶来的志愿军9兵团接替了其在东线的防务。志愿军9兵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隶属华东野战军。该兵团为华野精锐,下辖20军(原华野1纵),23军,27军(9纵),26军(8纵)共12个师。11月初开始,20军,27军各部均隐蔽前进,进入长津湖地区。11月26日,20军四个师(第58、59、60和89师)和27军的3个师(第79、80和81师)均进入指定攻击位置。59师,79师,89师在柳潭里周围,目标为柳潭里的陆战一师部队。58师在下碣隅里周围。80,81师在新兴里/内洞峙周围。60师在土古里和下碣隅里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联合国发出一系列警告之后介入冲突。[17] 1950年10月19日,大规模的中国军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秘密跨过边境进入北朝鲜。[18] 志愿军第42军是最早到达长津湖地区的中国军队之一,目标是阻止东线联军的推进。[19] 10月25日,正在推进的韩国第1军与中国军队遭遇,并在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山口停下。[20] 元山登陆后,第10军的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于11月2日遭遇志愿军第124师阻击,在后续战斗中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21] 11月6日,志愿军42军受命向北撤退,意图将联合国军诱至长津湖。[22] 到11月24日,第1陆战师分别占领了湖东面的新兴里和西面的柳潭里。[23]
面对中国军队对第8集团军所部的突然袭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命令第8集团军发动“圣诞节回家”攻势。[24] 为配合攻势,麦克阿瑟命令第10军从长津湖向西进攻,切断至关重要的满浦镇-江界-熙川补给线。[25][26] 因此美国第10军指挥官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在11月21日制定了一个计划。该计划要求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从柳潭里向西推进,美国第7步兵师派出一个团级战斗队在新兴里保护其右翼。美国第3步兵师在保障后方地区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其左翼。[27] 这时第10军已被分散在长达400英里(640千米))的战线上了。[23]
中国方面,由于海军陆战队在元山突然登陆[28],中国的毛泽东主席10月31日致电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注 11],要求立即消灭韩国首都师、韩国第3步兵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29]。在毛泽东的紧急命令下,第9兵团于11月10日迅速进入北朝鲜[30]。然而在9兵团进入北朝鲜之前,出于某些原因,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复电中却改变了试图全歼东线美军第10军的计划,11月4日,在其复电志司的时候提到:“以诱敌深入与伺机歼敌为方针。”并在11月7日给志司的回复电报中再次强调说:“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一个月内,东西线各打上一两场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31]由此可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目标最初确实是试图全歼美第10军,但很快毛泽东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将“歼敌七八个团”和“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作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战略目标。
随即,在未被“联合国军”情报机构发现的情况下[32],11月17日第9兵团悄悄进入长津湖地区,同时第9兵团第20军在柳潭里附近接替了第42军[22]。
战役过程[编辑]
由爱德华·阿尔蒙德指挥的美国第10军当时被分散部署在朝鲜东北部,第10军与其它支援单位距离相当远,在长津湖的第10军部队包括史密斯少将的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的主力、巴大维少将的美军第7步兵师的部分单位及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突击队。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破坏了联合国军的攻势,麦克阿瑟及阿尔蒙德命令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奥利弗·普林斯·史密斯及辖下部队突破包围,从1950年11月26日起,“联合国军”开始且战且退撤向兴南港。为了保持部队集中及谨慎地推进,史密斯主动进攻以突破包围。
在11月27日夜,志愿军第9兵团第20、27军发动了多起进攻,并沿长津湖至古土里的公路埋伏起来。在柳潭里,第5、第7和美国第11陆战团被志愿军第59师、第79师和第89师包围并受到攻击。同样,第31团级战斗队在新兴里被志愿军第80师和第81师分割并遭到伏击。最后,志愿军第60师从北面包围了古土里的第1陆战团的一些单位。[34]到11月28日,“联合国军”被出乎意料地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35]
柳潭里的战斗[编辑]
11月27日,按照阿尔蒙德的指示,史密斯命令第5陆战团向西面的武坪里发起攻击。[36]攻击旋即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9师阻截,迫使陆战队员在柳潭里周围的山脊上掘壕防守。[37][38]到了晚上,中国第79师的3个团从北和东北方向对柳潭里的山脊发动了进攻,意图一举歼灭守军。[39]攻击部队悄悄接近陆战队的阵地后近战随之展开,[40]但第5和第7陆战团守住了防线,并重创中国军队。[41][42]11月28日拂晓时,中国军队和美国守军在柳潭里防御圈周围相持不下。[43]
在柳潭里开战的同时,志愿军第59师向第7陆战团的C连和F连发起了攻击,并封锁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44]这次成功的进攻迫使C连撤进柳潭里,于是只剩下F连被困在德洞山口,一个控制着公路的至关重要的山口。[45]在11月29日,第7陆战团多次试图营救F连,尽管重创中国军队,但未能成功。[46]在下碣隅里火炮和陆战队海盗式飞机的支援下,F连在遭到志愿军第59师持续不断的攻击下成功坚守了5天。[47]
志愿军第79师在柳潭里遭到重大损失之后,第9兵团指挥部认识到柳潭里驻扎的是第1陆战师的主力,其兵力是原来预计的两倍。[48] 宋时轮确信继续进攻于事无补,因此命令第9兵团从11月28日到30日放弃柳潭里,将主要攻击转向新兴里和下碣隅里。[48][49] 与此同时,在朝鲜西部前线的美国第8集团军在清川江战斗中被迫全线撤退,麦克阿瑟命令阿尔蒙德将美国第10军撤退到兴南港。[50] 按照阿尔蒙德和史密斯的指令,第5和第7陆战团指挥官, 雷蒙德·L·默里中校和霍默·L·利曾伯格上校,于11月30日分别发出联合命令,从柳潭里向下碣隅里突围。[51] 面对中国阻击师与撤退中的陆战团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史密斯宣称:“撤退个屁!我们不是在撤退,我们只是在另一个方向上进攻!”[52]
为了突围,陆战队员编成了护卫队,由仅有的一辆M4A3谢尔曼坦克打头阵。计划由第5陆战团第3营作为护卫队的先头部队,用3个营掩护后翼。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第1营向F连方向攻击前进以打通德洞山口的道路。[53]突围之前,为掩护公路免受中国军队袭击,第7陆战团第3营必须首先向南攻击占领1542高地和1419高地。[54] 在第1陆战航空联队的空中掩护下,突围开始了。[55]
12月1日上午,第7陆战团第3营在1542高地和1419高地投入与志愿军第59师第175团的战斗。中国军队顽强的防守随即逼停了陆战队员,到下午护卫队通过7团3营的阵地时,他们仍然困在公路与山峰之间的山坡上。[56][54]由于下碣隅里仍未攻取,志愿军高层急令第79师恢复对柳潭里的攻击,同时第89师向南面的古土里急进。[57] 中国军队在夜间发起猛烈的攻击,“联合国军”后卫部队因此招来夜间战斗机来压制攻击势头。[58] 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2日上午,所有的陆战队员成功撤出柳潭里为止。[58]
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第1营在12月1日还在设法突破中国军队在1419高地的阻截。志愿军不顾严重的战斗伤亡、饥饿和严寒,投入最后5个排坚守不退。[59] 在夜幕降临前,第7陆战团1营最终攻占了顶峰,并开始穿过公路东侧山地前进。[60] 第7陆战团1营以出其不意的行动,成功摧毁了数个公路沿线的中国防守阵地。[61] 在12月2日上午,F连和第7陆战团1营的联合攻击肃清了德洞山口,至此打通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62]
虽然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已经打通,护卫队仍然需要从众多俯瞰公路高地上的中国军队阵地中闯出路来。在撤退的第一个夜晚,大批的中国军队攻击了护卫队,并重创了第5陆战团第3营。[63] 在余下的行进过程中,尽管强大的空中掩护压制了大部分中国军队,寒冷的天气、骚扰火力、小股突袭和路障还是严重延缓了撤退,并造成了许多伤亡。[64] 虽然困难重重,护卫队还是在12月3日下午井然有序地到达了下碣隅里,并在12月4日完成了撤离。[65]
长津湖以东[编辑]
第31团级战斗队(RCT-31),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队”,是为保护向武坪里进攻的海军陆战队右翼而由第7步兵师临时组建的团级战斗队。开战前,第31团级战斗队零散地分布着,其主要单位分别在新兴里北部山区,新兴里以西的入湖口和新兴里南面的后浦镇等不同的地方。[66] 虽然中国人坚信第31团级战斗队是一个加强团,[48] 但由于第7步兵师的主力在朝鲜东北部分散着,特遣队实际上缺了一个营的兵力。
在长津湖东面,“联合国军”美军第7步兵师1支为数2,500人的第31团级作战队于11月27日深夜,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0师及第81师的3个团偷袭北部山区和入湖口地区,围困第31团[67],第2天,志愿军总司令命令第81师其余部队南下长津湖东面增援,并留下第94师作为预备队(这些单位原本在途中于下碣隅里发动游击战)。第32步兵团第1营由于人数上处于劣势,又遭到连续不断的攻击,在新兴里以北遭遇重大伤亡,[68] 同时在入湖口的第57野战炮营和第31步兵团第3营也几乎被击溃。[69] 中国军队将第81师第242团派往1221高地,[70] 这是个控制着新兴里和后浦之间公路的未设防高地。[71] 在夜里的战事结束时,第31团级特遣队已经被分割为三个部分。[72]由于相信入湖口守军已被消灭,志愿军停止进攻,开始接收美军阵地的食品和衣物。[73] 11月28日早晨,第31步兵团第3营在入湖口对志愿军第239团实施了反击,致志愿军重大损失。[73][74] 在此战役中,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中弹被俘、4天后死亡。接任的费斯中校于撤退时遇伏击,经过反扑,率联合国军攻下1221高地大部分,获追赠美国最高荣誉荣誉勋章。9名第31团的士兵被授与陆军十字勲章,这是美军第二最高殊荣之奖章。下午的时候,阿尔蒙德飞到第31团级战斗队防御圈,并相信第31团级战斗队有足够的兵力开始向北进攻,并能击败任何他们遇到的志愿军“残部”。阿尔蒙德命令第31团级战斗队指挥官艾伦·D·麦克莱恩上校继续向北推进,并给麦克莱恩手下的三个军官颁发了银星奖章。第32步兵团第1营指挥官小唐·C·费斯(Don C. Faith, Jr.)厌恶地把他的奖章扔到了雪地里。[75]
11月28日夜里,志愿军第80师以3个团重新进攻[76]。在入湖口处,由于联络中断,志愿军的进攻成为一场灾难,美军第57野战炮营防空炮的压倒性火力成批地横扫了志愿军[77][78][注 12]。在此战斗以后,志愿军第238和第239团一共只剩下不到600名士兵。[79] 另一方面,由于志愿军第240团的进攻,麦克莱恩被迫下令从北部山区向入湖口撤退。[80] 11月29日,第1营成功突破中国人的封锁到达入湖口处,但麦克莱恩却因为误将一些中国士兵当成美国人而失踪[81][注 13]。志愿军最后在11月29日夜停止了进攻,等待新的增援部队。[82]
在第31团级战斗队遭到围攻时,阿尔蒙德最终命令第1陆战师从下碣隅里突围去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一个史密斯不可能完成的命令。[83] 只有第31团坦克连发动了对1221高地的攻击尝试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84] 但由于没有步兵支援,28日和29日的两次装甲进攻均因道路湿滑,地形不利和受到步兵的近距离打击而受阻。[85] 到了11月30日,美军为防御下碣隅里从后浦撤出,第31团级战斗队的余部完全被困了[86]。
11月30日,第7步兵师指挥官巴大维少将飞临新兴里入湖口,会见了目前成为第31团级战斗队指挥官的费斯。费斯表达了突围的困难,尤其是要携带31战斗队的500名伤员。[87] 在同一天,作为第80师增援部队的志愿军第94师到达战场。[注 14] 到了午夜,志愿军4个团重新发起进攻,第80师师长詹大南命令在拂晓前彻底歼灭第31团级战斗队。[88] ,第57营的防空炮再次使得志愿军陷入绝境,[89] 但第57营也几乎用光了炮弹。[90] 在12月1日白天,费斯终于下令第31团级战斗队从新兴里突围撤向下碣隅里。[90]
12月1日,一旦天气允许第1陆战航空联队提供空中掩护,美军立即开始突围。[91] 在美军组成护卫队准备离开防御圈时,第241团立即蜂拥杀入美国军队,[92] 其他3个团也包抄过来。[93] 担任掩护的飞机不得不向31战斗队的前方不远处投掷凝固汽油弹,这对中美两军士兵都造成了伤亡。[94] 猛烈轰炸的结果扫平了阻击的中国连队,[93] 使得护卫队得以前进。[95] 在31战斗队的前锋夺路前进时,密集的轻武器火力使得许多后卫队士兵放弃保护卡车车队,而到公路下边寻找掩护。[95] 志愿军的火力也打死打伤了卡车里的人,还包括那些把开车工作看成是自杀的卡车司机们。[96] 护卫队在下午晚些时候渐渐靠近了1221高地下面的一个路障。[97] 几只小部队尝试清除1221高地,但在占领了一部分高地后,失去指挥的士兵们没有回到队伍中,而是一直逃向冰冻的湖面。[98] 在费斯亲自率队攻击路障时,他被志愿军的手榴弹击中,后来伤重不治。[99] 护卫队成功攻破第一个路障,但在到达位于后浦的第二个路障的时候,第31团级战斗队在志愿军的攻击下溃散了。[100]志愿军宣称27军80师歼灭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第32团1个营以及1个加强炮兵营和1个坦克连,是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初期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1个团[101]。美军则报导步兵第7师第31团于12月1日突围后,原编制的2500人只剩下1050人,其中385人还能战斗,编成一个临时营。[102][103]
下碣隅里周边战事[编辑]
1950年11月中,大约300名隶属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团的士兵在海军中校道格拉斯·莱斯戴尔指挥下,被配属在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中,这是历史上第2次美国及英国的海军陆战队共同作战[104](第一次是在义和团运动)。
为了支援海军陆战队向武坪里的进攻,下碣隅里成为美军一个重要的补给站,还有一个正在修建的机场。史密斯和第1陆战师的指挥部也在下碣隅里。[35] 因为第1陆战师的主力集结在柳潭里,下碣隅里只有来自第1和第7陆战团2个营薄弱防御,驻军的其余部分由来自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一些工兵和后勤支援单位组成。[105]
志愿军最初的计划要求第58师在11月27日夜里向下碣隅里发起攻击,但该师因使用过时的日本地图,在野外中迷路了。[106] 直到11月28日拂晓以后,第58师才到达下碣隅里。[106] 同时,由于前一夜发生的战斗和伏击,下碣隅里的守军注意到了他们周围的志愿军。第1陆战团第3营指挥官托马斯·L·里奇预计,志愿军将在11月28日夜里展开进攻。[107] 美军因为人员短缺,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派上前线,包括战斗训练很少的后勤部队,[108]并在21:30之前进入高度戒备状态。[109]
过了不久,志愿军第173团在防御圈的西侧和南侧发起攻击,第172团同时攻击了防御圈北侧的高地。[110]志愿军在防御阵地上打开了几个缺口,并到达阵地后方。[111] 但这却导致了混乱,起因是志愿军的纪律崩溃,士兵开始哄抢食品和衣物,而不是扩大战果。[112] 防守的美军在反击后成功摧毁了志愿军突入部队,趁志愿军各团之间联络中断堵住了缺口。[108] 当战斗结束的时候,志愿军只取得北部防御圈的东高地。[108] 当时第41独立团正在和由崔斯提·普勒指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在一起,11月29日早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奥利华·史密斯命令普勒派出1支战斗队打通江东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道路,当时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主力正在下碣隅里,突围部队包括莱斯戴尔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团、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第3营B连、美国陆军第31团及数个总部和支援单位,突围部队共有大约900名士兵和140辆车辆[113]。
突围部队在11月29日早上9时30分开始突围,由于志愿军的坚决阻击,美军到下午4时30分才向目的地推进了一半的距离。在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的作战中,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指挥连队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在耗尽弹药、战斗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杨根思怀抱炸药同进攻高地的美军士兵同归于尽[114]。志愿军在名叫“地狱火岟谷”的地方伏击美军,将美军分割成几个部分,美军在此地被包围、孤立及失去无线电通讯连系,在第1装甲团D连的支援下,美军在下碣隅里与海军陆战队第1师会合,史密斯命令莱斯戴尔说:“把所有力量投入突围。”莱斯戴尔回答说:“很好,我们将上演一场好戏。”[115]他传令要冒着炮火向下碣隅里前进。
11月29日晚上,志愿军集结准备进攻,但在行动之前,集结的志愿军被陆战队第542夜间战斗机中队的空袭击垮。[116]
由于下碣隅里兵力的极其短缺,史密斯命令从古土里向北派出一个特遣队打通下碣隅里南方的道路。[117] 作为回应,一个包括第41皇家陆战突击队,第1陆战团G连和第31步兵团B连的921名士兵的特遣队组建起来。[118][119] 该特遣队因其指挥官为道格拉斯·B·德赖斯代尔而被称之为“德赖斯代尔特遣队”,他也是第41突击队的指挥官。[118] 在11月29日下午,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在志愿军第60师的连续攻击下开始从古土里向北推进。[120][121] 特遣队之后的悲惨经历使这条公路赢得“地狱火山谷”的别称。[122] 随着志愿军攻击线的拉长,特遣队开始混乱起来,[123] 护卫队一辆被击毁的卡车后来把特遣队分割成两段。[124] 虽然特遣队的前半部分于打开道路11月29日夜里进入下碣隅里,但后半部分被歼灭了。[125] 特遣队尽管遭受159人负伤162人阵亡或失踪的损失,还是给下碣隅里的防御带来了300个急需的步兵。[119][126] 在晚上,第41独立团的大部分士兵、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第3营B连和第1装甲团D连的坦克到达下碣隅里,当时1名亦叫莱斯戴尔的伤兵走入指挥部宣布:“第41独立团的任务已完成。”实际上发生了误会,大约400名突围部队士兵仍被困在地狱火岟谷,他们与主要部队失去无线电通讯连系及被中国军队包围,后在保姆上尉领导下突围成功,保姆上尉被授与勋章,是长津湖战役中11位授勋的其中1人[127]。
由于更多来自后浦的增援在11月30日到达,[128] 守军企图夺回东高地。尽管摧毁了一个志愿军连,但所有努力全都失败了。[129][130] 当夜幕降临,第58师集结了剩下的1,500名士兵,为夺取下碣隅里做最后一搏。[131] 增强了的守军消灭了大部分的进攻部队,只剩下东高地周围的阵地没被控制。[132] 当志愿军尝试从东高地推进时,被第31步兵团坦克连击败。[133]美国海军陆战队首位华人军官吕超然中尉组成500名特遣队员,支援重要撤退关口,带领他们死里逃生,他获颁军中最高荣誉,并破格晋升为陆战队少校,他的事迹被载入美军的各种战史,最后荣誉退伍[来源请求]。
被包围的部队包括6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员、美国陆军第31团B连的士兵、海军陆战队所属指挥部及支援单位,他们被分割为4部分,其中一部分士兵阵亡、受伤或被俘,一小部分士兵突破中国军队的封锁线及退回到江东里,在晚上,第31团第1营B连在阿尔弗雷德·安达臣中校指挥下在一处地方组成环形防线及重组部队。11月30日早上,安达臣接到命令指挥部队撤退,他指挥部队安全撤回到江东里。[127]
为数900人的莱斯戴尔战斗队,大约300人到达下碣隅里,300人阵亡或受伤和大约135人被俘,其余的返回到江东里,141辆车辆的其中75辆被击毁,其中一部分不能修复,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史密斯将军认为取得局部胜利,因为将300名士兵及1个装甲连送到下碣隅里防守[134]。
到12月1日,志愿军第58师实际上已经被摧毁,[135] 其残部在等待第9兵团第26军的增援。[136][137] 但让宋时轮最感到失败的,就是第26军没有在陆战队员从柳潭里突围之前到达。[10] 机场在12月1日建成通航,联合国军得以获得增援以及撤走死者和伤员。[138] 随着柳潭里的陆战队员于12月4日完成撤离,被围的联合国军终于可以开始向兴南港突围了。
突围[编辑]
经过短暂的休息,[谁?]12月6日开始突围,第7陆战团作为撤退部队的前锋,第5陆战团在后面掩护。[139] 与此同时,姗姗来迟的志愿军第26军抵达下碣隅里,其第76师和第77师替换了第58和第60师。[140] 在第7陆战团在下碣隅里南面向第76师推进时,第5陆战团接管了防御圈并从第76师手中夺回了东高地。[141][142] 为阻止突围而做的最后努力中,[141] 志愿军又恢复了惯用的夜间攻击,第76和第77师对下碣隅里防御圈进行了全面进攻。[136] 陆战队员最终击退了志愿军的进攻。[143]
同时,第7陆战团夺取了公路周围的高地,打通了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的公路。但只要陆战队员一离开,第77师立即回到两侧山峰并攻击撤退队伍。[144][145] 混战在队伍中爆发,撤退进展极其缓慢。[146] 海军陆战队的夜间战斗机恢复了对志愿军的压制,[145] 大部分阻击部队在战斗中被摧毁。[147] 12月7日,余下的队伍成功轻松抵达古土里,最后面的单位也在当夜到达。[148]
下碣隅里的第26军失败后,志愿军高层命令第26军和第27军追击撤退的“联合国军”,第20军堵截撤退路线。[147][149] 但由于第20军大部已经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被摧毁,在古土里与兴南之间的部队只有第58和第60师残部。[150] 绝望中,宋时轮命令这些部队在黄草岭山口筑壕据守,同时炸掉至关重要的车辙桥,希望这些地形因素和障碍能让第26军和第27军赶上撤退的“联合国军”。[10][150] 占据1081高地的志愿军第180团连续炸毁了原来的水泥桥和两个临时替代桥,确信其无法修复。[151][152] 第1陆战团第1营反击,从南面攻击1081高地,并于12月9日在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后成功占领了该高地。[153] 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和第31团级战斗队从北面进攻车辙桥,只遭遇到已经冻僵在散兵坑中的防御者。[154]
由于通向兴南的道路在黄草岭山口被截断,美国 第314军事运输机联队用8架C-119运输机来空投便携桥组件。[155][156] 便携桥包括8个独立的18英尺(5.5米) 长,2,900磅(1,300千克)重的组件,每个组件使用一个48英尺(15米)降落伞,每次空投一个组件。[157] 海军陆战队的工兵们和美国陆军第58工兵舟桥连在12月9日将其中的4套组件及附带的木质附件组装成一座临时桥,使“联合国军”得以通过。[158] 志愿军第58师和第60师经过几周的连续作战,加起来只剩下200名士兵,仍然发动伏击和突袭,试图阻滞“联合国军”的推进。[159] 最后一支联合国军部队于12月11日离开了黄草岭山口。[160]
撤退过程中最后战斗之一是追击的志愿军第89师在水洞的一次伏击,[159] 被第3步兵师的道格特遣队轻松击退。[161] 被围“联合国军”部队最终于12月11日21时0分抵达兴南防御圈。[162]
战役之最后阶段[编辑]
在联合国军到达兴南之前,麦克阿瑟已经在12月8日命令撤走美国第10军,以增援那时已精疲力竭并快速撤向38线的美国第8集团军。[163][164] 按照他的命令,韩国第1军,韩国第1陆战团,美国第3步兵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已经在港口周围布置了防御阵地。[165] 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发生在美国第7步兵团,第17步兵团和第65步兵团与追击的志愿军第27军之间,[166] 但已经被重创的第9兵团面对来自美国海军第90特遣舰队的强大海上火力,根本无法靠近兴南防御圈。[164][167] 在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中,[168] 一个有193艘船只的舰队在港口组成,不仅撤走了联合国军士兵,也包括他们的重装备,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朝鲜难民。[169] 一艘胜利轮,“美国海军梅雷迪思号胜利轮”撤走了14,000名难民。最后一个联合国军单位在12月24日14时36分离开,为防止中国和北朝鲜军队使用,港口被摧毁。[168] 志愿军第27军在12月25日上午进入兴南。[170]
在撤退中,美军或发动攻击以消除志愿军的封锁线及山头阵地,或处在志愿军的猛攻之下,零度以下的气温亦增加美军的伤亡,但美军握有制空权,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及空军轰炸机每天飞行数百架次猛烈攻击包围的志愿军,在行动中超过4000名伤兵被送走。
美陆战一师基本全身而退,而且运走了近10万难民。中方都付出了较大的伤亡。 中共党史出版社《开国第一战》记载:第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其中死亡3000多人),冻死1000多人,总计减员48156人,减员幅度过半。第20军和27军缺席了3,4次战役,参加了第5次战役,但不再被当作主力使用,主要对付南韩军。前期未参战的预备队第26军情况稍好,但缺席了第3次战役。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1师从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从元山登陆进入东线战场到从兴南登船撤出整个东线作战,而非仅指长津湖之战)。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0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主要是冻伤和消化不良,但在战役期间大部就已伤愈归队。此外陆战队飞行员还有8人阵亡,4人失踪,3人负伤。美第7师第31团级作战队伤亡约2200人,其中大部分为长津湖东岸被击溃的三个营的成员。这三个营中,有约1700人阵亡、失踪或被俘。
图集[编辑]
总结[编辑]
长津湖战役后,毛泽东给二十军全体指战员发了一封电报[171],总结道:
中国志愿军阻止了“联合国军”的攻势。美陆战一师基本全身而退,而且运走了近10万难民。中方都付出了较大的伤亡。 中共党史出版社《开国第一战》记载:第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其中死亡3000多人),冻死1000多人,总计减员48156人,减员幅度过半。第20军和27军缺席了3,4次战役,参加了第5次战役,但不再被当作主力使用,主要对付南韩军。前期未参战的预备队第26军情况稍好,但缺席了第3次战役。 [来源请求]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1师从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从元山登陆进入东线战场到从兴南登船撤出整个东线作战,而非仅指长津湖之战)。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0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主要是冻伤和消化不良,但在战役期间大部就已伤愈归队。此外陆战队飞行员还有8人阵亡,4人失踪,3人负伤。美第7师第31团级作战队伤亡约2200人,其中大部分为长津湖东岸被击溃的三个营的成员。这三个营中,有约1700人阵亡、失踪或被俘。陆战一师休整一个月之后,参加了此后的各次战役。[来源请求]
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军事学院教学时说过一段反应长津湖之最终结局的话:长津湖一战,一个兵团的兵力围住美国陆战第1师,没有能够歼灭,也没有能够击溃,付出了10倍于敌人的代价,让美军全建制地撤出战斗,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武器装备... 1958年中国志愿军司令彭德怀组织了对刘伯承军事教条主义的批判。[来源请求]
中华民国军方报纸《青年日报》经营的月刊《奋斗》,曾经将此役的大致过程画成全民国防教育漫画,藉以说明在战争中“物质”和“精神”孰轻孰重。[172]
后续影响[编辑]
“ | 减员达到40,000之多。中央(政府)极为怀念。 | ” |
——毛泽东[173][174][注 15] |
在朝鲜东北部之“联合国军”迅速的撤往兴南港以组成环形防线,于1950年12月底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防御战,总共有193艘满载人及物资的船只从这里离开,内里包括105,000名士兵、98,000名平民、17,500辆车辆及350,000吨物资被送往釜山[175][176]。
当志愿军将“联合国军”逐出长津湖时,美军给予志愿军重大伤亡,从朝鲜撤退后,海军陆战队被重新部署在南方,在这里继续作为联合国军之一部分一直战斗至1953年7月停战为止。
美国第10军从东部前线撤离的时候,美国第8集团军已经在清川江战役之后从西部前线撤向38线。由于联合国军全线收缩,志愿军夺回了北朝鲜的大部,向鸭绿江的急进亦告结束。[13] 朝鲜战争又拖延了两年半时间,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议。[13] 除了北朝鲜的损失,美国第10军和韩国第1军后来报告的战斗伤亡总共为10,495人,其中4,385人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3,163人来自美国陆军,78人来自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2,812人来自附编于美军的韩国补充兵。[177] 在战斗损失之外,第1陆战师还报告了寒冷天气引起的7,338人非战斗伤亡。[178]
尽管遭受了损失,美国第10军依然保住了大部分兵力。[179] 大约105,000名士兵,98,000名平民,17,500辆车辆,和350,000吨补给从兴南船运到釜山,[169] 他们后来在朝鲜重新加入战争。史密斯被认为拯救了第10军免遭摧毁,[180] 第1海军陆战师,第41英国皇家海陆突击队和陆军第31团级战斗队因在作战中的顽强表现获得美国总统部队嘉奖。[181][182][183] 14名陆战队员,2名陆军士兵和1名海军飞行员获得荣誉勋章,所有在长津服役的“联合国军”士兵后来荣获“长津精英”的美誉。[181][184]2010年9月15日,朝鲜战争长津湖之战退伍军人纪念碑在彭德尔顿军营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詹姆斯·T·康韦将军揭幕。[185]在前往釜山的航班上,包括后来成为韩国总统的文在寅的父母。
这场战役极大地暴露了志愿军后勤弱,缺乏在严寒地区的作战经验的特点,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在战场上甚至有部分阻击阵地中的志愿兵士兵全员冻死的事例[186]。宋时轮称此次战役的艰苦程度超过了长征[187]。1996年,曾参加此次战役的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访问美国时,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其父维克多·克鲁拉克长津湖战役中任陆战1师参谋长)说:“如果有现在的武器装备,那你父亲就当了俘虏了。”[188]
中国在战役中掳获的美国陆军第31团团旗,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以纪念这场战役。[189]
光荣行动[编辑]
在作战期间,联合国军阵亡者被埋葬在公路沿线的临时墓地。光荣行动在1954年7月到11月进行,期间交换了各方死者。4,167名美国陆军士兵和陆战队员遗骸交换了13,528名北朝鲜和中国死者。另外,546名死于联合国军战俘营的平民被转交给韩国政府。[190] 光荣行动之后,416名姓名不详者被安葬在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按照国防部战俘和失踪人员办公室的一份白皮书,在光荣行动期间中国人和北朝鲜还转交了1,394个名字,其中858名得到证实。[191] 被归还的4,167具遗体被发现属于4,219人,其中2,944人是美国人,所有遗体中有416人确定了姓名。在239名朝鲜战争下落不明人员中,有186人与太平洋公墓中未知姓名者无关。[注 16] 从1990年到1994年,北朝鲜挖掘并送还了超过208具遗骸,这些可能属于200到400名美国军人,但因为遗体被混合存放,只有很少部分被鉴别出来。[192] 从2001年到2005年,从长津战役墓地发现更多的遗骸,1996年到2006年在中国边界附近找到了大约220具遗骸。[193][194]
相关作品[编辑]
- 《This Is Korea》:1951年美国纪录片。
- 《决不撤退!》:1952年美国电影。
- 《Hold Back the Night》:1956年美国电影。
- 《上甘岭》:1956年中国大陆电影。
- 《英雄儿女》:1964年中国大陆电影。
- 《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1995年中国大陆纪录片。
- 《Chosin》:2010年美国纪录片。
- 《冰血长津湖》:2011年中国大陆纪录片。
- 《Task Force Faith》:2013年美国纪录片。
- 《国际市场》:2014年韩国电影,故事开篇发生在长津湖战役最后阶段——兴南港的撤退和毁灭。
-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2015年中国大陆网络动画剧集,第一季第三集取材自长津湖战役。
- 《Against the Odds, Bloody George at the Chosin Reservoir》:2015年美国纪录片
- 《美国印象》:2016年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播出的电视节目,第28季第8集记载了为期17天的长津湖战役[195]。
-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2020年中国大陆纪录片。
- 《战火熔炉》:2020年播出的中国大陆电视剧,由董哲、郑桦执导演,付辛博、董琦和李感主演,第四集背景为长津湖战役。
- 《长津湖》:2021年上映的中国大陆电影,由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联合监制、导演,吴京和易烊千玺主演,兰晓龙担任编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