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想起从前和父母下馆子的场景。记得小时候,几乎每到饭馆,我都要点一道八珍豆腐尝尝。
八珍豆腐是天津名菜,将海参、鱿鱼卷、虾仁、仙贝、鸡丁、香菇等7、8种原料炒制成菜后,浇在炸过的豆腐上即成,虽然做法简单,但用料十分考究,味道鲜香软嫩,口味老少咸宜。
工作后,我还带外地的同事尝过这个菜,大家也是直呼好吃,没想到豆腐还能这么做!
在天津,每家饭馆做的八珍豆腐,原料都不尽相同,所谓“八珍”究竟是哪八珍?有没有统一标准呢?
壹:天子食材
“八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八珍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礼记》中给了答案,这八物分别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和肝膋。
一看名字,不禁挠头,这都说的是什么东西?
原来,在周代,八珍并不是像今天一样指八种原料,而是八种“烹饪做法”。其中,“淳熬”和“淳母”都指肉酱盖浇饭,“炮豚”和“炮牂”分别是烤猪肉和烤羊肉,“捣珍”是烧牛、羊、鹿的里脊肉,“渍珍”指酒腌牛肉,“熬珍”类似今天的五香牛肉干,而“肝膋(liáo)”指烤狗肝。
到了宋代之后,八珍的意思,才从烹饪方法转为食材。
明代《唐类函》中写道:“按《礼》所谓八珍者……后世则侈云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名字都太惊悚了,不知是不是明代人开的脑洞有点大。
到了清代,有“山水八珍”之说,里面所列的食材就靠谱多了。
山八珍:熊掌、鹿茸、象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头。水八珍: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干贝、鱼脆、蛤士蟆。
古时候的“八珍”,可不是一般老百姓消费的起啊!
贰:适口者珍
今天,野生动物是不能吃的,很多名贵食材是保护动物,不能吃也没必要吃。
天津菜八珍豆腐的食材,都是家常可以找到的。而且又由于天津位于华北的海陆要冲,所以也无所谓山八珍还是水八珍,山水一起招呼吧。
津菜八珍豆腐,八珍多为香菇、口蘑、干贝、海参、虾仁、鸡丁、肉片、蟹肉棒、牛蹄筋、青豆、荷兰豆等,没有死规矩。但无论食材如何变幻,选用都有一个原则:鲜。
食材既要新鲜,而且要能“提鲜”。只要具备这两点,就有资格来制作八珍豆腐。
此外,八珍豆腐里的豆腐,用的是盒豆腐,以前的牌子多为“山海关豆腐”。
这种豆腐不是一般北方用的卤水豆腐,而是选用用石膏点制的南豆腐,相较北豆腐,南豆腐更嫩,豆腥味也更少,但由于太嫩了,不易于烹饪。所以南豆腐,多用来凉拌,或者煮汤来食用。
但是天津厨师不信这个邪,非要用南豆腐做成炒菜。
大师傅们便将南豆腐切成大块,裹上面糊炸一下定型,成了脆皮豆腐,外脆里嫩。再将八种食材放在锅中炒制,勾上芡汁盖在豆腐上。端上桌趁热吃,豆腐还有脆劲儿,一口菜一口豆腐,口感美妙,味道丰富。
传说还有另一种做法,是把豆腐和八种食材一起在锅里用高汤烩。但这种做法,我觉得会让豆腐外皮失去脆劲儿,吃起来口感总是差了些。
不过,这种高汤烩的做法,在《随园食单》中能找到原型——八宝豆腐。
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
八宝豆腐的做法也不复杂,把嫩片豆腐切碎,加入香菇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和火腿屑,一同放进浓鸡汁中,炒滚起锅。吃时用勺子,而不能用筷子。
也许,八珍豆腐真是源自带有淮阳风味的“八宝豆腐”。但天津人融合了鲁菜技法,八珍都是炒出来的,口味更加浓郁。
叁:平民美食
在天津老百姓心目中,八珍豆腐是真正的市民美食,量大实惠,基本上两个人来这一道菜,一顿饭就足够了。
八珍豆腐,即可为酒菜,也可为饭菜。
小时候,大人们用八珍豆腐下酒,边吃边聊,不亦乐乎。而我呢,就着八珍豆腐,再把菜汤浇在米饭上,埋头能吃两碗饭。
八珍豆腐在创制之初,价格不菲,一般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但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和现代食品供应链的发展,凑齐这么多新鲜的食材已经不成难度。所以,八珍豆腐便进入寻常的街边小饭馆,成为了物美价廉的市民美食。
如果您来天津玩,一定要尝尝!无论是和朋友小聚,还是随便吃口便饭,都很适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