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结束[编辑]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5月9日,张作霖呼吁双方南北双方停战,合力对抗日本侵略,在通电中表示“佥以国内苦战,外侮趁虚而入”应“以侮释嫌,合力抗外,必得世界之同情,对内更多符多年国民之要求”。他表示愿意派人到南京召开善后会议,商讨统一问题。[34]:377-3785月底,国军包围京、津地区[2]:40。6月3日晚,张作霖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作霖坐火车抵达沈阳附近皇姑屯车站(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刺杀[2]:40。张作霖身负重伤,稍后死亡,为皇姑屯事件。6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商震部开入北京,[34]:382光复京、津,宣布北伐结束,将北京改名北平[2]:41。两周后,张作霖儿子张学良赶回沈阳,继任父职,东北局势复趋稳定[2]:40;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全国出现形式上统一局面[2]:41。
国民革命部队详细资料请参考北伐部队情况条目。北伐前全国兵额约140万,北伐后增至230万人,军饷开支超过国家全部收入,所以亟需裁军,以减少军饷支出[2]:44。
评价[编辑]
- 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革命军指导员的英勇奋战,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才迅速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沉重打击北洋军阀的统治。”[11]:43
- 包遵信认为,“北伐”只是孙中山《建国大纲》中所设想军政、训政和宪政三步骤中的“军政”,是以武力扫除一切施行宪政之障碍,统一中国是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宪政第一步。
- 北伐及背后的共产国际势力,引起当时一些中国名人的恐惧及厌恶,梁启超、王国维等保皇派勉强接受辛亥革命但称北伐“毫无道德”。[35],反清派章太炎也将北伐视为“叛国行为”。
北伐军编制序列[编辑]
1926年7月北伐军出征时的序列:
-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
- 第一军 (蒋介石黄埔嫡系)
- 第二军 (谭延闿湘系)
- 第三军 (滇系)
- 第四军 (李济深粤系)
- 第五军 (李福林粤系)
- 第六军 (程浅湘系)
- 第七军 (新桂系)
- 第八军 (唐生智湘系)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刘志青. 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中苏关系七十年. 黄河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