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我为什么转身公益

孙春龙
今天是记者节,已经不是我的节日,但我依然能感觉到这个节日的温度和内心的激动,还有感伤。这篇文章,算是对这个职业的告别。离开了这个职业,但是不会抛弃梦想。
  当酷暑让我们燥热不安的时候,中国的慈善业却因为郭美美而步入寒冬,且是一个看不到春天的寒冬。就在这个时候,我在微博上宣布了辞去《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职务、投身“老兵回家”公益活动的消息,引起众多朋友的关注,力挺者有,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解,从一个光环拥簇的职位,到一个冷清而又边缘的职业,是为什么?
  仔细算来,也正是在12年前的夏天,我成为一名记者。整整一个轮回之后,我的转身,显然并不华丽。在这期间,很多的同行,有的步入仕途,说话开始变得飘渺;有的开始创业,踌躇满志;有的依然是个大忽悠,游刃于权贵,比郞咸平还像一个“托”;当然,还有很多依然用螳螂挡车的方式坚守着职业的良知,在接踵而来的底线一再被突破的恶性事件中,日益抑郁和抱怨,甚至连稿子的标题都是“他妈的”。
  越有梦,越痛苦。
  原本以为,记者会成为我这一辈子的职业。或许是因为出身草根的缘故,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希望将来去做一名记者,最起码在城管欺负小贩的时候,我可以拿着记者证吓吓城管。永远站在鸡蛋一边,无畏于高墙,一直是我做记者时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我明白,社会的公平,源自对抗者的力量均衡。所以,我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对权贵的监督和揭露,以及这个社会的底层,从出租车司机,到留守知青,到煤矿工人,到被遗忘的二战老兵。
  著名报人江艺平老师的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至今铭记。
  但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真正成为记者之后,竟然发现,记者证根本吓不住城管,权力失去制衡,最终造就的,只是沈阳小贩夏俊峰,用最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帮助许多的“无力者有力、悲观者前行”之后,我竟然发现,自己亦陷入一种悲观和无力的状态。为揭露山西的安全事故瞒报,我的性命差点搭进去,最终那个始终在民众前保持谦卑和亲民的总理批示之后,真相大白,10多位官员入狱。但最终我发现,这不是胜利,因为更大的安全事故还在继续,更为巧妙的瞒报还在继续。
  这无疑是记者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接触二战老兵是在2005年,一位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说我们不抗日,那么你去国殇墓园看一看,看看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那时候,我竟然不知道国殇墓园是何物。
  救赎也从自己的无知开始,从2008年起,我开始帮助流落在缅甸、云南的中国远征军找家,并寻找资助帮他们回家。30多位老兵,在志愿者的爱心接力下,长达约70年的远征,方告结束。
  “我是从监狱里面刚刚出来的人,我希望给你捐一点钱,帮助那些流落在缅甸的老兵回家,我没有钱,只能捐一点点,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是一位网友在博客上给我的留言,当我看到这个留言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们帮助的是老兵,但温暖的是我们自己。
  这个社会不缺少抱怨,缺少行动者;也不缺少爱心,缺少对爱心的尊重和唤醒。抱怨再多,改变不了现实;爱心,也只是因为残酷的现实而深藏心底。红十字可以在我们的谩骂中死去,但慈善业不能因此萎靡。所以,当我看到“老兵回家”活动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开始参与,开始自我救赎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辞职,去筹备一个民间的慈善基金会。
  以前做记者是监督强权,现在去做公益是扶助弱者,不是逃避,是迂回;其实两者有一个共通的地方,不管是尝试推倒一堵墙或者帮扶一个鸡蛋,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生存环境的日益趋好。后者,更是一个力所能及的,能让自己感到有力,能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的事情。

  转身公益,并不是理想的泯灭,而是延续。让弱者前往,让人性回归,是用另一种方式,阻止这个国家的沉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