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司马文森的三个女儿司马小萌、司马小莘、司马小芹共同选编的已故著名作家司马文森的抗战纪实文学选《南线》,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
本书收录了司马文森在他21岁至29岁期间,写于1937年至1946年的40篇纪实文学作品,是从他400多万字的抗战文学作品中节选出来的,共计有30多万字。司马文森以他敏锐的观察力,从不同视角,刻画了这个悲剧而英雄时代的众生相,记录了我国南方国统区,特别是广东、广西两省,还有上海、广州、桂林、南京等城市,军与民的抗战史迹。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南方战场,有着客观生动的描述,既有肯定与颂扬,也有批判与质疑。
对于中国人民那一段艰苦卓绝、充满了血与泪的抗战史,今天的年轻人了解得很少。《南线》以朴实逼真的纪实文学手法,还原历史,回顾历史,并启发我们深刻地思考历史。这本书收录的所有文章,都曾在国内各大报刊公开发表过;有不少作品,解放前已集结成书出版。这本身就是对日本侵略的有力控诉和佐证。
由于司马文森保存在家中的所有作品,已在“文革”中被抄家掠走,片纸无留,司马小莘花了十几年时间,跑遍了国内各大图书馆,甚至海外的图书馆,才搜集到父亲的大部分作品。
“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各阶层的人物在书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从写作的体裁来看,有短篇,也有中篇;有时采用特写手法,有时则采用散文形式。至于书名,则采用了司马文森当年一部在报上连载的中篇的名字,编者觉得用《南线》这个书名,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我国南方抗日战线”的含意。司马文森用他的笔,鼓励坚决抗敌,宣扬抗战必胜,明确表达了“唯有抗日才有生路”的中心主题,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书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吹号手》,解放后曾被推荐为中学生课外读物;还有《马》、《东江一少年》、《一个英雄的经历》、《蠢货》等,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让人在沉重中不禁发出一丝会心微笑。有些作品,解放前已被国外译成了英文或俄文。影响最大的是中篇《尚仲衣教授》,司马文森把一个“以纯洁而崇高的灵魂,面向着祖国的自由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尚仲衣,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司马文森作为中国共产党资深的文化工作者、统战工作者,中国著名作家、外交家,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动荡的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就是抗战文学。其中反映我国南方国统区军民抗战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中国作家中数量最多、题材最广的一个。这是他留给祖国人民的宝贵文学财富。令人悲痛的是,在1968年“文革”中倒在了“造反派”的血泊中,年仅52岁。
本书收录了司马文森在他21岁至29岁期间,写于1937年至1946年的40篇纪实文学作品,是从他400多万字的抗战文学作品中节选出来的,共计有30多万字。司马文森以他敏锐的观察力,从不同视角,刻画了这个悲剧而英雄时代的众生相,记录了我国南方国统区,特别是广东、广西两省,还有上海、广州、桂林、南京等城市,军与民的抗战史迹。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南方战场,有着客观生动的描述,既有肯定与颂扬,也有批判与质疑。
对于中国人民那一段艰苦卓绝、充满了血与泪的抗战史,今天的年轻人了解得很少。《南线》以朴实逼真的纪实文学手法,还原历史,回顾历史,并启发我们深刻地思考历史。这本书收录的所有文章,都曾在国内各大报刊公开发表过;有不少作品,解放前已集结成书出版。这本身就是对日本侵略的有力控诉和佐证。
由于司马文森保存在家中的所有作品,已在“文革”中被抄家掠走,片纸无留,司马小莘花了十几年时间,跑遍了国内各大图书馆,甚至海外的图书馆,才搜集到父亲的大部分作品。
“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各阶层的人物在书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从写作的体裁来看,有短篇,也有中篇;有时采用特写手法,有时则采用散文形式。至于书名,则采用了司马文森当年一部在报上连载的中篇的名字,编者觉得用《南线》这个书名,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我国南方抗日战线”的含意。司马文森用他的笔,鼓励坚决抗敌,宣扬抗战必胜,明确表达了“唯有抗日才有生路”的中心主题,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书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吹号手》,解放后曾被推荐为中学生课外读物;还有《马》、《东江一少年》、《一个英雄的经历》、《蠢货》等,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让人在沉重中不禁发出一丝会心微笑。有些作品,解放前已被国外译成了英文或俄文。影响最大的是中篇《尚仲衣教授》,司马文森把一个“以纯洁而崇高的灵魂,面向着祖国的自由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尚仲衣,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司马文森作为中国共产党资深的文化工作者、统战工作者,中国著名作家、外交家,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动荡的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就是抗战文学。其中反映我国南方国统区军民抗战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中国作家中数量最多、题材最广的一个。这是他留给祖国人民的宝贵文学财富。令人悲痛的是,在1968年“文革”中倒在了“造反派”的血泊中,年仅52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