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寒衣節,一個快被遺忘了的傳統節日的一紙哀思

 

文:山音  

今日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

這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進行祭掃,在家門口燒紙衣祭奠死去的祖先,俗稱「送寒衣」。

在中國歷史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寒衣要寄給遠戍邊關的將士、遠離家鄉的遊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火星每年農曆六月出現在天空正南方,到七月天氣轉涼時逐漸偏西下沉,故而叫做「流火」。七月天氣轉涼,九月縫製衣裳,接下來的十月,既是豐收後的閒季,又是冬天的開始,人們開始為過冬做準備。

南宋 馬和之 《詩經·豳風七月圖》(局部) 弗利爾美術館藏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女子在深秋冷風裡就著長安月色,把織好的布帛鋪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寄給在玉門關外遠道徵伐的丈夫,這是李白在《子夜吳歌》裡描述的情景,也是「送寒衣」最原始的含義、最淳樸的惦念。

南宋 牟益《擣衣圖》(局部)


南宋 牟益《擣衣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冬天禦寒的衣物是古人生活最尋常而又必不可少的事物,因而與寒衣相關的民間傳說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女人,千裡迢迢長途跋涉給在遠方服役的丈夫送寒衣,好不容易尋到北方,卻發現丈夫因為朝廷的徭役不堪重負,早就死了。女子悲哀哭泣,哭倒了長城也哭不回她的丈夫,她在白骨堆積的長城腳下翻撿尋找,用寒衣裹著丈夫的屍骨入葬,她隨後殉情。

孟薑女千裡送寒衣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傳成了寒衣節的來歷。據說為了紀念孟薑女,每逢十月初一,人們把紙裁剪成衣服的樣子,在墳頭或家門口燒給死去的親人。寒衣從寄給生者的棉衣厚襖,變成了燒給死人的一片紙衣。

傳說總是如此,各種情節拼湊嫁接,在一次次口耳相傳中,糢糊了最初的面貌。

事實上給死去的祖先燒送寒衣,源自唐玄宗的想法。有一年草木黃落,天氣轉寒,唐玄宗對祖先的感懷追念之情更加濃厚,於是他根據《詩經 ·豳風·七月 》裡面「九月授衣 」一句,「緣人情以製禮儀, 展孝思而移風俗」, 下令每年九月初一都要 「薦衣於陵寢」, 把新做成的冬衣供在祖先牌位前,用這種方式在全國範圍內發揚孝道。

自今以後 ,每至九月一日 ,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 庶展孝思 。宣示庶僚, 令知朕意。

不得不說皇帝就是任性,他一個偶然的想法,可以隨時變成法定。 「薦衣於陵寢」就這麼成了典式,在民間流傳開來,逐漸演變成拜墳祭祀,燒送冥衣的習俗。由於十月方入冬,這一習俗後來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即十月初一。不過唐朝人民始終對「十月朔」節並沒有多大興趣,例行公事一般,上上墳,燒燒紙,十月朔在唐朝並不算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活動。

十月朔寒衣節的繁盛期是在宋代。在這一天,因為官方一日假期的加持,寒衣節成為了全民參與的重大節日。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城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獻故也。」商品的銷售情況透露出宋朝人民對這個節日的重視。汴京城的商家將白紙染成五色,是仿著人間綾羅錦緞的顏色,裁成衣服、靴子、帽子的形狀,九月下旬就開始販賣。人間冬天必備的禦寒衣物,照著樣子也給祖先來一套。

那些死去的人們的冷暖,依舊由活人來惦記。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店鋪左側是「王家紙馬」招牌,右側是紙糊的冥屋

到了十月初一,人們白天要去祖先墳上,掃去墳塋上層層堆積的黃葉,在墓碑前放一壺新釀的桂花酒,幾碟新穀做成的糕點,是親人離去後一年一度地探望與思念,也是把豐收的喜悅供奉墳前。

北宋 李成《讀碑窠石圖》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在門前開始祭奠。若是新喪,則不能焚燒五彩紙,因為新鬼初來乍到,要低調。也有人匆忙間來不及備辦,買一大張方方正正的紙,直接燒完了事,他這樣做也有道理——這是給祖先送去了足夠的布料,尺頭多,不單調,使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不受凍就行。

宋人在這一天的活動除了送寒衣,還有盛大的暖爐會。宋代這一天允許開爐取暖,就像現在我國北方11月中旬暖氣集中供暖。民間還有親戚間互送禦寒用的薪炭、縑綿及酒肉的習俗 。

在這些全國性的活動之外,也有個別地方的習俗比較奇葩,北方地區有「賣靴人以是日為靴生日,預集錢供具,祭之,以其陰晴蔔一冬寒暖,多驗者。」民間俗稱」祀靴節「,賣靴子的人把十月初一日作為靴子的生日,在這一天祭祀供奉,用這一天的冷暖占卜一冬的冷暖,看自己的生意是好是壞。古人可愛又多情,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找一天當做羽絨服的生日?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中為「主僱釘靴」店

到了元明清時期,「送寒衣」的習俗變得更加普遍而隆重,焚紙、上墳、殺宰、祀陵……甚至還出現了祭祀無家可歸的鬼魂的儀式,在十字路口燒一些五色紙,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絕戶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衣物被他們搶去。

值得註意的是,在民俗中凡是送給死人的衣物,焚燒時都要認真仔細,燒得乾乾淨淨,這樣陽世的紙張,才能真正送到死者跟前。只要有一點沒有燒透,就前功盡棄了。

燒透的寒衣是否真的能到達人死後的世界、溫暖死去的親人?人死之後去了哪裡?

中國視為死後歸屬地的有黃泉、蒿裡、泰山、地獄等。每個地方都有它在凡間的來歷,人們習慣於按照生前熟悉的一切,搭建死後安身的世界。

這裡面黃泉似乎是最直觀最寫實的名稱。黃泉本義是指地下的泉水,中原地區挖坑掘井,偶爾有地下泉水混合著黃土湧出,故名黃泉。荀子《勸學》中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這裡的黃泉就是本義。

人死了埋在地下,可不就是身處黃泉?因此黃泉後來引申為人死後居住的世界,不是沒有道理的。

南宋 李嵩《骷髏幻戲圖》 故宮博物院藏

春秋鄭國的鄭莊公,因為出生時難產被母親武薑厭惡——大概是難產生孩子太疼了吧。武薑偏心二兒子共叔段,對共叔段百般寵愛,與鄭莊公相看兩厭。

莊公繼位成為鄭國君主後,共叔段在武薑的協助下屢次挑釁王權,鄭莊公冷眼看著他們作死,堅信共叔段「多行不義必自斃」。共叔段最終謀反,莊公對共叔段的反擊是一場單方面的碾壓。共叔段很快兵敗自盡,武薑被莊公遣送出宮。

莊公對母親恨意猶存,放下狠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他表示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母親,除非死了埋在地下。母子關係變成這樣,在當時那個孝比天大的時代,非常罕見,也非常危險。莊公作為一國之君,聲譽岌岌可危。

不久之後,他後悔了,但話已經撂下了,怎麼辦呢?幸好他的臣子潁考叔出了一個主意:「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潁考叔的建議是,挖一個地道,挖到地下泉水混合著黃土湧出的地方,莊公母子在那裡相見。莊公採納了這個建議,和母親在地道裡抱頭痛哭,言歸於好。

潁考叔的確是個聰明人,策劃了這場「真·黃泉相見」的故事,消除了母子之間的芥蒂,保全了鄭莊公的人品。

倘若對陰間的幾個地點做一個知名度調查,黃泉高居榜首,蒿裡則可能墊底。蒿裡成為人死後靈魂所棲地,應是源自西漢時期的輓歌。

蒿裡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人生一世,無論賢愚,都以蒿裡為最終的歸宿。不必鬼伯嚴厲催促,要死時想在人世多留一會兒都不行。大概蒿裡最初是一片長滿了野蒿的墳場,後來變成死後世界的代稱。說到底,陰間是陽世的產物。

南宋 陸忠信 《十王圖》 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中國歷史早期的黃泉與蒿裡,只知道人死後去了那裡,到了以後又怎麼樣呢?鬼魂在那裡沒有人管,處於放養的狀態。而泰山神府則要對鬼魂進行治理和審判。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本土長久地流傳著「泰山治鬼」的傳說,泰山的主事者是泰山府君,鬼魂死後歸於泰山,受府君治理。

《搜神記》中記載了一個叫胡母班的人,路過泰山時被泰山府君派來的小鬼抓過去,原來泰山府君知道他要去長安,想託他給女兒捎個信。泰山府君的女兒嫁給了河伯做夫人。胡母班欣然領命。因為有這個人情,胡母班再次路過泰山神府時,看到已成鬼魂的父親在這裡帶著枷鎖刑具服勞役,央求府君給父親找個輕鬆點兒的活兒,府君也很爽快地答應了,給了他父親一個小鄉村土地公的職位。

這位泰山府君,看起來挺隨和,想來他治下的泰山神府,不會像後來的地獄那樣可怕。

地獄是後世歷時最長久,流傳最廣泛的死後世界。佛教傳入中國,人們逐漸認為地獄是裁判死者生前言行功過的地方。

關於地獄的種種傳說:孟婆湯、奈何橋、生死簿、閻羅王……地獄裡形形色色的懲罰:刀山、火海、劍林、油鍋……各種聽起來滲人的地獄名目:寒冰地獄、拔舌地獄、血池地獄、枉死地獄……順應了佛教善惡有報的觀念,地獄裡的種種苦難,是生前做壞事雖遲但到的代價。

日本 佚名 《餓鬼草紙》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據佛經記載:」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其獄城周匝八萬餘裡,其城純鐵,高一萬裡。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城牆用純鐵鑄成,高一萬裡,像寒衣寄不到的地方。人生一世,誰能自始至終清白無辜?好像大家都免不了要去地獄走一遭。

敦煌壁畫 《地獄十王經變圖卷》(局部)

為什麼人死後魂歸地府?為什麼在九天雲霄之上,沒有一個收容鬼魂的所在?

《李長吉小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李賀(字長吉)臨死時,看到一個紅衣人,拿著木牌,宛如宣旨一般說道:「當召長吉。」原來天帝新建了一座白玉樓,聽聞李賀的才名,請他去天上為白玉樓作記。李賀跪地懇求不願前去,只因家中還有母親需要侍奉。紅衣人笑道:「帝成白玉樓,召君為記。天上樂,不苦也!」李賀聽完後不久就去世了。

南宋 佚名《蓬瀛仙館圖》 故宮博物院藏

李商隱撰寫了這篇《李長吉小傳》,在文末信誓旦旦地說這個故事李賀的姐姐親眼所見,但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李賀的母親和姐姐願意相信,是要在死而登仙的傳說中找到安慰,緩解心中的悲痛。 「玉樓赴召」的故事在民間長久流傳,人們願意相信,是惋惜懷才不遇的早逝詩人,幻想他在另一個世界裡得償所願。

人們用想像建構的世界,無論地府還是天界,最終收容的是我們對死去親友的深切思念。寒風帶雪的季節裡,萬物暫時死亡,去年的舊友銷骨成泥,來歲的新柳遙遙無期。生理上的寒冷誘發出心理上的悲涼,這大概是人最脆弱的時候,於是便格外容易想起死去的祖先,捎帶著憂慮未來死去的自己。

裁五色紙,做五彩衣,在門口路邊焚燒祭奠,寒衣燃起時晃動的火燄,溫暖的只有生者。說不準究竟是生者給逝者送去了溫暖,還是祖先以這種方式提醒我們添衣加飯。

參考文獻:
張曉紅《論十月朔節的發展與演變》
劉鐵《魏晉六朝小說中的地獄意象》
劉全波《送「寒衣」風俗》
李軍《李賀白玉樓傳說研究》

圖片來源:中華珍寶館

來源 博物館丨看展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