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由趙薇、黃渤主演的中國電影「親愛的」,改編自真實的兒童失蹤案件。這起轟動一時的「孫海洋尋子案」,在今年12月6日傳出一家團圓的好消息,出現和電影中截然不同的結局。但在苦盡甘來的淚水背後,這場遲到了14年的家庭團聚,凸顯出的卻是中國人口拐賣犯罪的猖獗、以及中共「依法治國」的不足。
「親愛的」血淚尋子
2014年一部改編自真實兒童失蹤案件的電影「親愛的」,把中國社會的兒童拐賣議題推到鎂光燈下。還不到4歲的孫卓2007年在自家包子店門口被人口販子綁架後,就再也沒能回家。心碎的父母從此展開漫長的尋子過程,這段血淚史被搬上大螢幕後,即使全中國人民加入搜尋,還是沒能改寫電影的結局。直到12月6日,已經比母親高出一個頭的孫卓,在經過14年後,終於和家人團圓。
這則新聞在中國社群媒體受到熱議,不只因為這曾是一部賣座電影,更因為這是無數家庭真實的悲劇。拐賣兒童事件多年來在中國備受關注,中國公安部今年1月開始部署以偵破拐賣兒童舊案、查找失蹤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至今已找回數千名被拐兒童,其中甚至有的時間跨度長達61年。除了找到「親愛的」片中的孫卓以外,港星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劇中故事原型─郭剛堂尋子案也獲偵破,在今年7月和他失散24年的孩子相聚。
一胎化加劇悲劇
根據民間網站「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截至今年5月,「家尋寶貝」5萬2,556人,「寶貝尋家」4萬8,468人,共有10萬1,024人仍在尋找親人。專家表示,中國近年來放寬的一胎化政策加劇了這類悲劇,生下第二胎的家庭被處以巨額罰款或被迫流產,而沒有兒子的家庭則渴望有個男孩。雖然失踪孩童的總數並不清楚,但拐賣兒童在中國並不罕見,有黑市供買家收養男孩,而且男孩在傳統上比女孩更受歡迎。
此外,由於外國人領養兒童所需支付的費用提高,也導致部份拐賣案的發生。雖然被拐騙的孩童並非孤兒,但他們通常都會被送到孤兒院,真實身份也被抹除,有些孤兒院還參與犯罪。2002年,一起全國性的打擊拐賣兒童行動,首次在中國受到廣泛關注,當時人口販子以一名嬰兒12到24美元的價格,向醫院買了28名嬰兒。為了讓孩子安靜,人口販子餵了藥把嬰兒塞在手提袋裡,造成1名嬰兒窒息死亡。隔年,中國首次判處拐賣兒童的人口販子死刑。
屢遭美國人口販運報告點名
根據中國法律,販賣人口的最高刑罰是死刑,而販賣人口的買家最高判入獄3年。美國國務院自2001年起,每年發布人口販運報告(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並依據2000年通過的「人口販運受害者保護法」(TVPA)把調查的188國分類,而中國持續被列入表現最差的第三類國家名單,意味著該政府「沒有完全達到消除人口販運的最低標準」。
其實中國早在2009年就曾簽署「反販運議定書」,正式加入國際反販運體系,在國內也有配套政策,像是2008年的「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13年的「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等。而中共刑法中也規定,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施詐、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
公權力也有黑暗問題要查
儘管如此,人口拐賣問題在中國仍是嚴重且敏感的議題,許多孩子被拐賣後流落他鄉,甚至遭受黑幫控制奴役,他們通常以乞討維生,也有少數成為奴工或性工。美國在2019年人口販賣報告中就指出,組織嚴密的犯罪集團和地方幫派,在中國境內對婦女和女孩進行性販運;人口販子專門尋找有發育障礙的成人和兒童、以及因家長流動到城市而被留給親戚的6千多萬名留守兒童下手,強迫他們勞動和乞討。
公權力在拐賣兒童中的失責、甚至幫兇角色,也值得深入追查。中共中紀委官網曾發表「誰給被拐孩子辦戶口?公權力絕不能成為幫兇」文章,直指被拐兒童如果能瞞天過海安然落戶,極有可能存在著出生證件造假,以及戶籍部門瀆職的問題。公權力的不彰與失責,也是造成類似孫海洋一家、郭剛堂一家、以及無數中國家庭悲劇的原因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