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文学社与共进会


百年前的武昌起义,是湖北两大革命团体共进会与文学社发动的。这两个团体,都是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原本各自活动,后合而为一携手共图大业,一举成功。


  从日本归来的共进会
  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时期,曾在广东组织过三次反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至1907年6月近两年时间里,又曾发动过萍浏醴起义、广东黄冈举义和七女湖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鉴于在南方起义屡次受挫,同盟会中长江中游省份的部分骨干,如焦达峰、张百祥、邓文辉、刘公、孙武、吴玉章等,主张另行组织一个团体,以结合会党为主,专事在清廷统治较为薄弱的长江流域谋划起义。于是与各反清团体及会党首领串联,告之以上述构想,获得相当赞同并加盟。
  1907年8月18日,共进会在日本东京清风亭建立,参加成立大会的近百人,主要成员为各地的哥老会、三合会、孝友会、三点会在日本的首领及同盟会会员,公推张百祥为总理,后由邓文辉继任。为何取名“共进会”,该会宣言中有明确表述:“共进者,合各党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其事甚光荣,其功甚伟大,其责任亦甚艰巨也。”
  共进会尊孙中山为领袖,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只是将“平均地权”改作了“平均人权”。共进会下设内政、外交、军务、参谋、财政、交通、侨务、党务、文牍九部,各置部长一名,又制定三等九级军制,以十八星旗为革命军旗帜,旗式是:红底色、黑九角,内外两圈各9颗共18颗黄色圆星。红色与黑色象征“血”与“铁”,黄色象征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示关内18省汉族同胞抱铁血主义精神反清覆满。
  1908年秋,在东京的共进会主要干部,如焦达峰、孙武、刘公等先后回国,分头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联络志士,筹建组织。随着共进会机构及人员全部离开日本,1909年4月间,共进会总部在湖北武汉成立,选举刘公为会长,孙武为都督,设总机关于汉口长清里98号,后迁往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又在武昌胭脂巷11号设分机关。
  屡挫屡起再组文学社
  文学社是土生土长在湖北的反清革命团体,且资历甚长,其前身依次为1904年夏的科学补习所、1906年初的日知会、1908年冬的群治学社、1910年秋的振武学社。虽然一次又一次遭清廷镇压,但志士仁人们再接再厉,只是屡次改名以掩人耳目。
  群治学社遭破坏被迫停止活动后,人未尽散,于1910年9月中旬改名为振武学社。其时杨王鹏、李玉如等一批骨干已打入新军,他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以“联络军界同胞讲求武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不料被协统黎元洪察觉,加以“秘密结社,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杨王鹏、李六如等开除军籍。振武学社的会务,由未暴露身份的蒋翊武、刘复基等接替。为掩蔽活动,“故伎”再演,蒋翊武、刘复基、詹大悲等借欢度1911年元宵节的名义,召集同志共游洪山,议决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
  文学社设总部于武昌小朝街85号,并在汉口、汉阳等处设立联络机关,蒋翊武任社长,王宪章任副社长,詹大悲、刘复基分任文书和评议部长,蔡大辅、王守愚任文书员,邹毓琳任会计兼庶务,后增设总务部,张廷辅为部长。文学社遥戴孙中山为总理,以同盟会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吸取了先前屡遭的教训,文学社特别严密组织,会员间采取单线联系;发展对象需经认真物色,严格考察,而且多为贫苦知识分子,及新军中最下层的士兵。
  两个团体各自运动新军
  共进会都督孙武、总理刘公等首脑人物,积极联络长江两岸会党,以会党中人为主体编为三镇军队,每镇设正副督统分别统率。然始料不及的是,1909至1910年间,湖北、湖南的几处会党不受约束,自行轻率起事,以致相继溃败。

孙武、刘公等感到会党散漫难制,单纯依靠他们起事,革命未必成功,遂将运动的目标转向武汉三镇的新军,指派会员以各种名义进入新军步、马、炮、工程、辎重各部,或当兵,或当差,在士兵中通过同乡结友,换贴拜把等方式,结之以恩,喻之以义,发展会员。
  其时,湖北新军大都驻扎在武昌城内外,共进会于是在武昌黄土坡开设同兴酒楼作联络点,由邓玉麟任酒楼经理,专门接纳新军士兵秘密入会。经由邓玉麟的建议,让孙武冒充孙中山的兄弟,众多新军士兵出于对孙中山的崇拜信仰,纷纷加入共进会,新军会员与日俱增达1500余人,其中以后来率先发动武昌起义的工程八营最为先进。该营革命军大队长熊秉坤在《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中云:“百日之间,以全营兵数,计之入会者已将及半。”时新军步兵各营约500人。对于已入会的士兵,共进会总部以营为单位编为革命军大队,由总部指派的代表兼任大队长,下辖正队、支队。营代表都备有薄子,每有士兵入会,便记下“某某借大洋一元”,用来作为花名册,即使被当官的发现,也只当记的借账。
  文学社也将运动对象放在新军,借“研究文学”为名,派会员潜入新军当兵,统一领导下各自为战开展活动,又创办《大江报》宣传鼓吹革命,免费赠送各营、队(连)一份,以致文学社的影响日益扩大,入会者源源不断,至辛亥革命爆发前夜,在新军中的会员已发展到3000人许。据文学社参谋王华国的《文学社事实》载,社员总数在万人以上,包括军政学商及长江流域的江湖游人。
  文学社将新军中的会员统一编制:最高机关司令部,设正、副司令各一,由正、副社长蒋翊武、王宪章兼任。司令部设参议、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司书、书记。分布在各标(团)、营、队(连)的3000名会员,编成125个整队、480个支队,分属整队长、支队长领导,又在各标、营、队设代表,总管该标、营、队内会员的一切联络事宜,以及负责纯洁队伍,防止奸细混入。使人人谨记十六字宗旨:救我同胞,挽回民权,推倒满清,恢复中华。值得一提的是,文学社还已制定了“起义之计划”23条,该项计划由参谋拟订,参议认可,社长司令下达给各级代表知晓,供发难时遵照放行。
  共进会与文学社运动新军结硕果,其成员几乎遍及武汉三镇特别是武昌新军各标、营、队,形成了既有人又有枪械的反清武装力量,名副其实“今日清廷之精兵,不日乃我党起义之劲旅”。
  两团体合并共图大计
  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共进会、文学社首脑均认为,应是在湖北发难的时候了。然相当时间以来,两个团体尽管同在武昌筹谋反清起义,却各行其是各自规划、准备,因都在新军中发展会员,不免存在竞争、猜疑乃至矛盾。
  同盟会中部总会应时而生,于1911年7月在上海诞生,成立宣言中规定其任务为:取上海交通便利,联络长江流域各省同志,统筹办法,收揽人才,分担责任,推覆满清政府,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他们寄共进会、文学社以厚望,指派总务五干事中的宋教仁、谭人凤,前往武汉居间斡旋。两大团体本是同根生,反清覆满目标一致,又都尊孙中山先生为领袖,经宋教仁、谭人凤晓以大义,通过多次联席会议协商,逐渐形成共识:合则两美,离则两伤;实行联合,以达胜利成功。
  1911年9月14日的联席会议上,共进会与文学社首脑决定合并为一,携手共图大举。随即组建了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推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总司令,共进会会长刘公为总理,共进会都督孙武为参谋长,下设军事、政治、参谋、交通、财政各部,由两个团体的骨干分任部长。又以文学社机关武昌小朝街85号为总司令部,共进会机关汉口长清里98号为政治筹备处,并在武汉三镇设立多处秘密机关,各司其职准备起义各事,其中汉口宝善里14号由孙武主持,专门制作炸弹。
  9月24日总部会议,定于10月6日起义。然由于突发意外事件,起义日期一改再改至10月9日晚上12点,以南湖炮队“放炮为号”。不料清军封锁城门,命令无法准时传到南湖炮队,也就未能按时发动。就在当天深夜,总部及各机关遭清军突袭,领导人有的被捕,有的遇害,有的逃走。清军全城大搜捕,分散在各营的革命军人人自危,统一组织指挥的起义流产。
  工程八营的革命军总代表、大队长熊秉坤不甘坐守待毙,暗中鼓动本营同志奋起一搏,以死中求生,并联络附近营区同志策应。10日晚上,武昌起义第一枪打响,熊秉坤带领本营革命军,抢占了楚望台军械库,邻近各营的革命军听到枪声即作响应,纷纷赶来楚望台汇合。
  革命军经过一夜奋战,占领了武昌全城,次日湖北军政府成立,第三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捷报飞传,风起云涌,各省响应,辛亥革命烈火燎原全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