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近高樓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雖然解決了定時炸彈的問題,可每天成群結隊來投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還是讓人心煩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上級首長雪中送炭,為高炮團裝備了8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達到1萬多米,誰都清楚,這對于飛行高度隻有6000多米的B29轟炸機來說,意味着什麼。
驕橫的美軍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堅持廣種薄收的轟炸模式,結果三架B29轟炸機,報帳在高炮團的炮口下。
美軍被揍得灰頭土臉,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一直到8月24日,美國飛機才卷土重來,這一次美軍動用了26架“流星式” (F84)戰鬥機。這是美軍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機翼下挂有副油箱,是以高炮團的戰士們都稱這種戰鬥機為“油挑子”。
不過今天美軍這26架“油挑子”都是打醬油的,它們負責在機場外圍佯動,吸引我高炮部隊的火力。另外還有12架能搭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 F 84(綽号雷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使用火箭,對我軍高炮陣地時進行俯沖火力壓制。
地面上炮聲隆隆,不斷有美軍飛機被擊落,就在這個時候,11架B29轟炸機趁機從6千米高空侵入機場上空,試圖對機場進行轟炸。
我軍高炮部隊早有準備,立即實施對空中目标打擊,當即擊落B29轟炸機一架,除美軍飛行員以外,還有10名機組人員也做了我軍的俘虜。
這是自開戰以來,高炮團第一次俘虜如此多的美國大兵,戰士們都非常開心。相比之下,被擊落的那5架噴氣式戰鬥機就微不足道了。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雖然解決了定時炸彈的問題,可每天成群結隊來投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還是讓人心煩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上級首長雪中送炭,為高炮團裝備了8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達到1萬多米,誰都清楚,這對于飛行高度隻有6000多米的B29轟炸機來說,意味着什麼。
驕橫的美軍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堅持廣種薄收的轟炸模式,結果三架B29轟炸機,報帳在高炮團的炮口下。
美軍被揍得灰頭土臉,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一直到8月24日,美國飛機才卷土重來,這一次美軍動用了26架“流星式” (F84)戰鬥機。這是美軍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機翼下挂有副油箱,是以高炮團的戰士們都稱這種戰鬥機為“油挑子”。
不過今天美軍這26架“油挑子”都是打醬油的,它們負責在機場外圍佯動,吸引我高炮部隊的火力。另外還有12架能搭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 F 84(綽号雷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使用火箭,對我軍高炮陣地時進行俯沖火力壓制。
地面上炮聲隆隆,不斷有美軍飛機被擊落,就在這個時候,11架B29轟炸機趁機從6千米高空侵入機場上空,試圖對機場進行轟炸。
我軍高炮部隊早有準備,立即實施對空中目标打擊,當即擊落B29轟炸機一架,除美軍飛行員以外,還有10名機組人員也做了我軍的俘虜。
這是自開戰以來,高炮團第一次俘虜如此多的美國大兵,戰士們都非常開心。相比之下,被擊落的那5架噴氣式戰鬥機就微不足道了。
1951年秋天,順川機場順利投入使用,我志願軍空軍,經過幾次空戰,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把制空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從此機場上空變得清靜起來。高炮524團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位指揮過抗日遊擊戰的首長,突發奇想,創造性的發明了“高炮遊擊戰”戰術,就是讓高炮部隊埋伏在敵機經常出沒的地帶,伺機展開對敵攻擊。
第524團接到任務後,把守衛機場的任務,移交給一個剛組建的高炮營。然後帶着裝備去“打遊擊”。
高射炮本來是被動防禦武器,現在主動出擊,尋找并打擊敵人,戰士們多少都有些不習慣。
但僅僅過了5天,高炮遊擊戰就讓美軍吃到了苦頭。
11月3日傍晚時分,第524團三營,在慈山火車站附近埋伏下來。
第2天早晨六點多,美軍16架 F80戰鬥機,排成一字縱隊,對我軍通往前線的鐵路線實施轟炸,飛行高度隻有1千米左右。
打慣了正規戰的我軍戰士,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以前沒有上級指令,擅自開炮是要受處分的。
三營參謀長陳琳,是個很有想法的小夥子,他認為高炮遊擊戰的精髓,就是機動靈活,戰機稍縱即逝,不必等首長下指令。
在陳琳的堅持下,戰士們果斷開炮,果然是炮響敵機落,敵機在山谷中飛行,無法轉向,排着隊送到我軍炮口上,片刻功夫,就有三架敵機拖着黑煙,墜毀在崇山峻嶺間。
飛在最後的一架敵機見勢不妙,急忙調頭,慌亂中撞在一個山頭上,爆炸起火,燃起的濃煙直沖雲霄。
戰後,三營總結經驗時,大家一緻認為,如果開炮的時間能提前一分鐘,至少還能擊落一架敵機。
團首長吸取教訓,指令戰士們以後不必拘泥上級的指揮,隻要條件合适,一門炮也可以開火。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适應,戰士們對高炮遊擊戰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雖然解決了定時炸彈的問題,可每天成群結隊來投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還是讓人心煩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上級首長雪中送炭,為高炮團裝備了8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達到1萬多米,誰都清楚,這對于飛行高度隻有6000多米的B29轟炸機來說,意味着什麼。
驕橫的美軍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堅持廣種薄收的轟炸模式,結果三架B29轟炸機,報帳在高炮團的炮口下。
美軍被揍得灰頭土臉,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一直到8月24日,美國飛機才卷土重來,這一次美軍動用了26架“流星式” (F84)戰鬥機。這是美軍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機翼下挂有副油箱,是以高炮團的戰士們都稱這種戰鬥機為“油挑子”。
不過今天美軍這26架“油挑子”都是打醬油的,它們負責在機場外圍佯動,吸引我高炮部隊的火力。另外還有12架能搭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 F 84(綽号雷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使用火箭,對我軍高炮陣地時進行俯沖火力壓制。
地面上炮聲隆隆,不斷有美軍飛機被擊落,就在這個時候,11架B29轟炸機趁機從6千米高空侵入機場上空,試圖對機場進行轟炸。
我軍高炮部隊早有準備,立即實施對空中目标打擊,當即擊落B29轟炸機一架,除美軍飛行員以外,還有10名機組人員也做了我軍的俘虜。
這是自開戰以來,高炮團第一次俘虜如此多的美國大兵,戰士們都非常開心。相比之下,被擊落的那5架噴氣式戰鬥機就微不足道了。
1951年秋天,順川機場順利投入使用,我志願軍空軍,經過幾次空戰,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把制空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從此機場上空變得清靜起來。高炮524團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位指揮過抗日遊擊戰的首長,突發奇想,創造性的發明了“高炮遊擊戰”戰術,就是讓高炮部隊埋伏在敵機經常出沒的地帶,伺機展開對敵攻擊。
第524團接到任務後,把守衛機場的任務,移交給一個剛組建的高炮營。然後帶着裝備去“打遊擊”。
高射炮本來是被動防禦武器,現在主動出擊,尋找并打擊敵人,戰士們多少都有些不習慣。
但僅僅過了5天,高炮遊擊戰就讓美軍吃到了苦頭。
11月3日傍晚時分,第524團三營,在慈山火車站附近埋伏下來。
第2天早晨六點多,美軍16架 F80戰鬥機,排成一字縱隊,對我軍通往前線的鐵路線實施轟炸,飛行高度隻有1千米左右。
打慣了正規戰的我軍戰士,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以前沒有上級指令,擅自開炮是要受處分的。
三營參謀長陳琳,是個很有想法的小夥子,他認為高炮遊擊戰的精髓,就是機動靈活,戰機稍縱即逝,不必等首長下指令。
在陳琳的堅持下,戰士們果斷開炮,果然是炮響敵機落,敵機在山谷中飛行,無法轉向,排着隊送到我軍炮口上,片刻功夫,就有三架敵機拖着黑煙,墜毀在崇山峻嶺間。
飛在最後的一架敵機見勢不妙,急忙調頭,慌亂中撞在一個山頭上,爆炸起火,燃起的濃煙直沖雲霄。
戰後,三營總結經驗時,大家一緻認為,如果開炮的時間能提前一分鐘,至少還能擊落一架敵機。
團首長吸取教訓,指令戰士們以後不必拘泥上級的指揮,隻要條件合适,一門炮也可以開火。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适應,戰士們對高炮遊擊戰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12月1日,高炮團6連從陽德出發,走到溫井時發現敵情,美軍12架F84戰鬥機,飛行高度2千米,從6連頭頂飛過。
連長指令開火,僅用了163發炮彈,就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這也是第524團第一次在行軍途中,主動出擊擊落敵機。
12月10日,高炮二營一個連在石橋裡設伏,剛布置好陣地,12架F51飛機就送上門來,連長下令開火,當即擊落敵機一架,擊傷兩架,其餘敵機狼狽逃竄。
二營營長收到戰報後,感覺4連設伏位置敏感,敵人不會輕易放棄,很有可能對4連陣地實施報複性轟炸。
我軍營長決定将計就計,指令4連馬上轉移,将原來的陣地僞裝成假陣地,四連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營長擔心四連人單力孤,又把6連也調到假陣地周圍待命。
敵軍偵察機對假陣地連續進行了三天高空偵察,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12月15日,美軍調集了各式飛機共24架,對着假陣地又是掃射,又是轟炸。
等美國飛機折騰夠了,我軍高炮部隊突然開火,當場擊落“黑豹”( F 9 F)戰鬥機一架,另外還擊傷了兩架超音速戰鬥機。
這次戰鬥雖然擊落了美國飛機,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還是地面火力不足。
上級首長判斷,美軍一定還會采取報複行動。于是抽調了兩個營的兵力,再次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12月21日,美軍調集100多架各式飛機,一頭撞進我高炮部隊的伏擊圈,當場被擊落戰機4架。其中包括美軍最早型号的預警機 TBM3型飛機。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雖然解決了定時炸彈的問題,可每天成群結隊來投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還是讓人心煩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上級首長雪中送炭,為高炮團裝備了8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達到1萬多米,誰都清楚,這對于飛行高度隻有6000多米的B29轟炸機來說,意味着什麼。
驕橫的美軍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堅持廣種薄收的轟炸模式,結果三架B29轟炸機,報帳在高炮團的炮口下。
美軍被揍得灰頭土臉,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一直到8月24日,美國飛機才卷土重來,這一次美軍動用了26架“流星式” (F84)戰鬥機。這是美軍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機翼下挂有副油箱,是以高炮團的戰士們都稱這種戰鬥機為“油挑子”。
不過今天美軍這26架“油挑子”都是打醬油的,它們負責在機場外圍佯動,吸引我高炮部隊的火力。另外還有12架能搭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 F 84(綽号雷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使用火箭,對我軍高炮陣地時進行俯沖火力壓制。
地面上炮聲隆隆,不斷有美軍飛機被擊落,就在這個時候,11架B29轟炸機趁機從6千米高空侵入機場上空,試圖對機場進行轟炸。
我軍高炮部隊早有準備,立即實施對空中目标打擊,當即擊落B29轟炸機一架,除美軍飛行員以外,還有10名機組人員也做了我軍的俘虜。
這是自開戰以來,高炮團第一次俘虜如此多的美國大兵,戰士們都非常開心。相比之下,被擊落的那5架噴氣式戰鬥機就微不足道了。
1951年秋天,順川機場順利投入使用,我志願軍空軍,經過幾次空戰,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把制空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從此機場上空變得清靜起來。高炮524團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位指揮過抗日遊擊戰的首長,突發奇想,創造性的發明了“高炮遊擊戰”戰術,就是讓高炮部隊埋伏在敵機經常出沒的地帶,伺機展開對敵攻擊。
第524團接到任務後,把守衛機場的任務,移交給一個剛組建的高炮營。然後帶着裝備去“打遊擊”。
高射炮本來是被動防禦武器,現在主動出擊,尋找并打擊敵人,戰士們多少都有些不習慣。
但僅僅過了5天,高炮遊擊戰就讓美軍吃到了苦頭。
11月3日傍晚時分,第524團三營,在慈山火車站附近埋伏下來。
第2天早晨六點多,美軍16架 F80戰鬥機,排成一字縱隊,對我軍通往前線的鐵路線實施轟炸,飛行高度隻有1千米左右。
打慣了正規戰的我軍戰士,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以前沒有上級指令,擅自開炮是要受處分的。
三營參謀長陳琳,是個很有想法的小夥子,他認為高炮遊擊戰的精髓,就是機動靈活,戰機稍縱即逝,不必等首長下指令。
在陳琳的堅持下,戰士們果斷開炮,果然是炮響敵機落,敵機在山谷中飛行,無法轉向,排着隊送到我軍炮口上,片刻功夫,就有三架敵機拖着黑煙,墜毀在崇山峻嶺間。
飛在最後的一架敵機見勢不妙,急忙調頭,慌亂中撞在一個山頭上,爆炸起火,燃起的濃煙直沖雲霄。
戰後,三營總結經驗時,大家一緻認為,如果開炮的時間能提前一分鐘,至少還能擊落一架敵機。
團首長吸取教訓,指令戰士們以後不必拘泥上級的指揮,隻要條件合适,一門炮也可以開火。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适應,戰士們對高炮遊擊戰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12月1日,高炮團6連從陽德出發,走到溫井時發現敵情,美軍12架F84戰鬥機,飛行高度2千米,從6連頭頂飛過。
連長指令開火,僅用了163發炮彈,就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這也是第524團第一次在行軍途中,主動出擊擊落敵機。
12月10日,高炮二營一個連在石橋裡設伏,剛布置好陣地,12架F51飛機就送上門來,連長下令開火,當即擊落敵機一架,擊傷兩架,其餘敵機狼狽逃竄。
二營營長收到戰報後,感覺4連設伏位置敏感,敵人不會輕易放棄,很有可能對4連陣地實施報複性轟炸。
我軍營長決定将計就計,指令4連馬上轉移,将原來的陣地僞裝成假陣地,四連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營長擔心四連人單力孤,又把6連也調到假陣地周圍待命。
敵軍偵察機對假陣地連續進行了三天高空偵察,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12月15日,美軍調集了各式飛機共24架,對着假陣地又是掃射,又是轟炸。
等美國飛機折騰夠了,我軍高炮部隊突然開火,當場擊落“黑豹”( F 9 F)戰鬥機一架,另外還擊傷了兩架超音速戰鬥機。
這次戰鬥雖然擊落了美國飛機,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還是地面火力不足。
上級首長判斷,美軍一定還會采取報複行動。于是抽調了兩個營的兵力,再次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12月21日,美軍調集100多架各式飛機,一頭撞進我高炮部隊的伏擊圈,當場被擊落戰機4架。其中包括美軍最早型号的預警機 TBM3型飛機。
這架飛機模樣古怪,引來我軍戰士圍觀。
在飛機墜毀前,美軍空軍中校中隊長色雷斯、高炮部隊少校參謀哈德遜,以及一名飛行員跳傘後做了俘虜。
還有一名美軍上校,沒有背降落傘就從飛機上跳下來,結果摔死了。據俘虜們供稱,被摔死的這名美軍上校,是高炮營營長。
美軍飛機近來屢屢遭到高射炮的攻擊,損失慘重,是以造成美軍飛行員畏戰的情緒。而這名資深的美軍高炮營營長,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飛行員的話,決定自己到前線走上一遭。結果鬧了個機毀人亡的下場。
戰鬥結束後,我軍繼續使用化靈為整的遊擊戰術,先後在馬山裡戰鬥中擊落敵機兩架;價川戰鬥中擊落敵機一架;院裡戰鬥中擊落美機三架。
1952年5月6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堅守陣地20個月的高炮第542團,奉命回國休整。
1951年12月21日,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2營,采用高炮遊擊戰術,在新倉一舉擊落四架美軍飛機.
兩名美軍軍官和一名飛行員跳傘後,成為我軍的俘虜。還有個家夥,沒背降落傘就跳出飛機,結果被摔死了。
據美軍俘虜交代,被摔死的美軍上校名叫斯迪爾,是美軍高炮營營長。
美軍高炮營長被志願軍高炮營擊落,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真相并不離奇,美國空軍被志願軍高炮部隊打得暈頭轉向,美軍高炮部隊,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都是同行,為什麼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于是這位美軍高炮營營長,抱着虔誠的“學習”态度,乘坐飛機,到志願軍高炮陣地上空“觀摩學習”。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了個機毀人亡的可悲下場。
創造這次戰鬥奇迹的志願軍高炮部隊第524團,其實組建時間并不長。
1950年10月28日,剛組建不久的高炮第14團(改番号為第524團),奉命派出一個高炮營和一個高射機槍連,作為志願軍防空火力第一梯隊,配合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進入北韓,執行防空作戰任務。
當時美軍飛機十分猖狂,白天轟炸機鋪天蓋地,對地面目标實施地毯式轟炸。
到了晚上,美軍飛機常常丢下成串的傘降照明彈,把方圓上百公裡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晝,美軍飛機則在照明區外環繞飛行,一旦發現可疑目标,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擊。
我軍高炮部隊,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在開始兩個多月裡,蒙受了重大損失。
跨過鴨綠江後到平壤的這段路程,由于美軍不分晝夜地轟炸,路況差到了極點,山高、路陡、崖深、彎急,路面上遍布着彈坑,最要命的是白天不能行動,晚上行動還不能開車燈,是以屢屢出現翻車事故。
幾天後的一個中午,高炮三連在古人洞隐蔽,由于僞裝沒有做好,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随即幾十架敵機,對古人洞進行狂轟濫炸。結果三連損失了兩輛汽車,另外還有500發炮彈。
我軍戰士臨危不懼,奮起還擊,擊傷敵機一架,其餘敵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如果說古人洞戰鬥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的話,那12月9日的明文洞戰鬥,我軍吃了大虧。
兩個高炮連,白天隐蔽在明文洞附近的一條山溝裡,也是因為僞裝做得不細緻,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後,立即展開攻擊。
由于事先采用武器裝備和人員分别隐蔽的錯誤決定,緻使隐蔽在山間樹林中的戰士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美軍飛機對隐蔽在山溝裡的武器、裝備狂轟濫炸。
這次轟炸整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軍三門高炮被炸毀,另外還損失了7輛汽車,和上千發炮彈。
我軍高炮部隊出師未捷,隻得先撤回輯安(現集安市)進行修整。
1951年1月5日,上級為高炮團補充的60多輛汽車,4門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0多名司機全部到位。三天後,高炮團再次跨過鴨綠江,乘火車趕赴前線。
由于制空權掌握在美軍手中,火車也隻能是白天隐蔽,晚上行駛,還要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
列車行駛到草上站時,鐵路被美軍飛機炸斷,我軍高炮團積極組織戰士們卸車,依靠汽車向前線機動。
高炮團的戰士們吸取了上次吃虧的教訓,宿營時對高炮的僞裝,堅決做到一絲不苟。每個人都把棉襖翻穿,把白色的棉襖裡子向外。
在經過險要路段時,事先派出對空警戒哨,一旦發現美軍來襲,立即鳴槍示警。
全團排以上幹部一律不準坐在駕駛室内,站在汽車外踏闆上,及時掌握外界發生的情況。
第一、第二、第四炮手,一律乘車就位行軍,随時準備投入戰鬥。
測距手把三腳架随身攜帶,敵機來襲時,測距首要在20秒鐘内,測距手需要把敵機的速度、方位、飛行高度,以及風向等重要參數,及時計算出來。
每門炮的炮車上,都配備40發炮彈。另外要求駕駛員行車一定要穩,以便在汽車行駛時,可以對空中目标進行打擊。
高炮團一路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指定位置。由于高炮數量有限,是以隻能首先對鐵路交通樞紐實施保護。
順川大同江鐵路大橋和成川沸流江鐵路大橋,是美軍飛機重點攻擊的目标,這兩座大橋屢次被炸斷,迄今還在搶修中。由于沒有空中掩護,鐵路大橋基本上都是晚上修,白天炸,距離通車還遙遙無期。
高炮團進入陣地後,為整修大橋提供了可靠的防空火力,美國飛機挨了幾次打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修複大橋的工作,白天也可以進行了,修複的速度大大提高。
美國空軍心有不甘,到了2月14日,開始改用B29重型轟炸機,對兩座鐵路大橋進行轟炸。
我高炮部隊根據敵機的變化,也積極調整戰術,采用集火打擊,就是幾門高炮同時瞄準一個目标,本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對被鎖定目标,一定要把它打下來。結果僅五天時間,美軍三架B29重型轟炸機被擊落。
美軍随即又改變戰術,由戰鬥機提供火力掩護,轟炸機低空突防,對目标實施轟炸。
針對敵人的變化,我軍也迅速制定出應對措施,打敵人一個時間差,集中火力,将敵人速度較快的戰鬥機隊形打散。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沒有了空中掩護,隻得胡亂地丢下炸彈返航。
3月12日,守衛沸流江鐵路大橋的我高炮二營,接到“敵機臨近”的預警信号,迅速做好戰鬥準備。
美軍4架“野馬”(F51)戰鬥機進入到高炮射程以内。我軍20多門高炮一次齊射,就把敵機隊形打散。
美軍飛機調整隊形,開始對地面的高炮部隊進行俯沖攻擊,結果第1架飛機就一頭紮進火力網,被打得淩空爆炸。
另外三架敵機見勢不妙,慌忙向上拉起,我軍高炮部隊,趁着敵機拉起時,飛行速度降低的機會,對飛在最後的第4号機猛烈射擊。
飛機頓時失去控制,在墜毀前,美國空軍少校卡爾.奧伯萊選擇了跳傘逃生。這是我軍高炮部隊首開記錄,俘虜的第一個美軍飛行員。
慘重的損失,讓美國空軍難以承受,從此放棄了對大同江大橋和沸流江大橋的轟炸。
鐵路大橋修複以後,我軍高炮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高射炮威力再強,也隻是防禦性武器,要想奪得北韓北部的制空權,隻依靠高射炮是難以做到的,要想把制空權牢牢握在手中,必須要用我們的飛機,來對付美軍的飛機。
有了飛機,必須還要有供飛機起降的機場。
1951年4月,志願軍首長決定,修建幾個前線機場。
高炮542團接到上級指令,劃歸志願軍高炮64師指揮,為正在積極建設的順川(長山裡)機場,提供防空保護。
順川機場四面環山,主跑道長約2千米,機場寬度500米左右,美軍使用的VB-13“塔松”巨型炸彈,對機場跑道實施大規模破壞。炸彈全長6.4米,彈徑1米,重達5.4噸。二戰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号”,就是被這種炸彈一發入魂的。
美軍在飛行跑道上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炸出的彈坑,需要100多名工程人員,辛辛苦苦幹一夜才能填平。
我高炮部隊入駐順川機場後,根據美軍以往轟炸規律,發現敵機總是從跑道兩端切入,從高空呈45度角俯沖下來,對機場跑道進行轟炸。
另外大家還發現,每次敵機在轟炸機場前,總要用偵察機對機場周圍進行偵察,在确定周圍沒有志願軍的高炮部隊後,然後再對機場實施轟炸。
美軍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裝載“松塔”巨型炸彈的,隻有B29重型轟炸機一種機型,而這種飛機體積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再加上機場周圍都是高山,機場隻要有高炮部隊保護,B29轟炸機就難逃被擊落的厄運。
建設機場的工程人員對“松塔”巨型炸彈深惡痛絕,他們找到高炮542團團長彭宗義,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彭宗義略施小計,等美軍偵察機來進行高空偵察時,戰士們向偵察機開了幾炮,偵察機飛走了,從此機場再也沒有挨過“松塔”巨型炸彈。
彭團長也趁此機會,把高炮團兵分兩路,埋伏在飛機跑道兩端,大家心裡都清楚,和美軍飛機鬥智鬥勇,這隻是剛剛開始。
有了可靠的防空網,機場的建設速度大幅提高,這讓美國人感到如芒在背。
1951年4月28日早晨,美軍4架“野馬”式戰鬥機,為了躲過我軍防空預警的監視,以超低空的飛行狀态,飛越機場周圍的山溝,準備對機場跑道進行破壞性偷襲。
這幾架美國飛機剛一露頭,就遭到我軍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迎頭痛擊。
領航的美國飛機被當場擊落,美軍飛行員丁沙克,也被我軍俘虜。
不知是美軍黔驢技窮,還是他們和飛行員有仇,竟然沒有吸取丁沙克被俘的教訓,接二連三地使用同樣的戰術突防。
高炮542團見美軍如此慷慨,也勉為其難,把送上門來的美軍戰機,一架接一架地打下來。5月8日一天時間裡,就有4架美國飛機,被擊落,另外還俘虜了一名美軍飛行員。
這回兒真把美軍打疼了,被迫改用B26轟炸機,采用夜襲的手段,從高空向機場投擲炸彈。
高炮部隊發現敵機來襲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燈火管控,美軍B26轟炸機飛行高度一般都在4千米以上,這個高度也在我軍37毫米米高炮的射程以外。
但暗夜中,在4000多米的高空,美軍很難準确的發現攻擊目标,隻能漫不經心的把炸彈抛出去,至于至于轟炸效果,那就聽天由命了。
順川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到了5月中旬,機場的主體建築,諸如飛機跑道、機庫、油庫等設施都基本完工,我軍戰鬥機群進駐在即。
這回美軍真的慌了神,竟然采用孤注一擲的手段,一次出動13架B29重型轟炸機,躲在我軍高炮部隊射程以外,把成百上千的定時炸彈,一股腦的投向飛機跑道和高炮陣地。
敵人使用定時炸彈,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來,彈頭陷入土層兩三米深。需要十幾名戰士,連續忙三個多小時才能挖出來,萬一這段時間炸彈爆炸了,就會給周圍正在作業的戰士造成重大傷亡。
美軍的這種新戰術,開始時給我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已經建成的跑道被炸得千瘡百孔,機場周圍的輔助設施,也被摧毀殆盡。
高炮團7連的陣地上,一天時間就落下了35枚重磅定時炸彈。
高炮連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對付美國飛機,他們要趕在定時炸彈爆炸以前,把陣地上的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及時轉移。
可僅僅過了幾天後,美國人丢下來的定時炸彈,就成了我軍戰士們眼中的寶貝。
不知是誰發明了拆解定時炸彈的技術,在炸彈爆炸前關閉它的定時系統,把火藥掏出來。
一枚500磅重的定時炸彈,能夠掏出200多斤火藥,這些火藥被制作成爆破筒,成為我軍戰士攻堅的利器。
雖然解決了定時炸彈的問題,可每天成群結隊來投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還是讓人心煩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上級首長雪中送炭,為高炮團裝備了8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有效射高達到1萬多米,誰都清楚,這對于飛行高度隻有6000多米的B29轟炸機來說,意味着什麼。
驕橫的美軍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堅持廣種薄收的轟炸模式,結果三架B29轟炸機,報帳在高炮團的炮口下。
美軍被揍得灰頭土臉,總算是消停了一段日子。
一直到8月24日,美國飛機才卷土重來,這一次美軍動用了26架“流星式” (F84)戰鬥機。這是美軍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因為這種飛機機翼下挂有副油箱,是以高炮團的戰士們都稱這種戰鬥機為“油挑子”。
不過今天美軍這26架“油挑子”都是打醬油的,它們負責在機場外圍佯動,吸引我高炮部隊的火力。另外還有12架能搭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 F 84(綽号雷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使用火箭,對我軍高炮陣地時進行俯沖火力壓制。
地面上炮聲隆隆,不斷有美軍飛機被擊落,就在這個時候,11架B29轟炸機趁機從6千米高空侵入機場上空,試圖對機場進行轟炸。
我軍高炮部隊早有準備,立即實施對空中目标打擊,當即擊落B29轟炸機一架,除美軍飛行員以外,還有10名機組人員也做了我軍的俘虜。
這是自開戰以來,高炮團第一次俘虜如此多的美國大兵,戰士們都非常開心。相比之下,被擊落的那5架噴氣式戰鬥機就微不足道了。
1951年秋天,順川機場順利投入使用,我志願軍空軍,經過幾次空戰,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把制空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從此機場上空變得清靜起來。高炮524團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位指揮過抗日遊擊戰的首長,突發奇想,創造性的發明了“高炮遊擊戰”戰術,就是讓高炮部隊埋伏在敵機經常出沒的地帶,伺機展開對敵攻擊。
第524團接到任務後,把守衛機場的任務,移交給一個剛組建的高炮營。然後帶着裝備去“打遊擊”。
高射炮本來是被動防禦武器,現在主動出擊,尋找并打擊敵人,戰士們多少都有些不習慣。
但僅僅過了5天,高炮遊擊戰就讓美軍吃到了苦頭。
11月3日傍晚時分,第524團三營,在慈山火車站附近埋伏下來。
第2天早晨六點多,美軍16架 F80戰鬥機,排成一字縱隊,對我軍通往前線的鐵路線實施轟炸,飛行高度隻有1千米左右。
打慣了正規戰的我軍戰士,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以前沒有上級指令,擅自開炮是要受處分的。
三營參謀長陳琳,是個很有想法的小夥子,他認為高炮遊擊戰的精髓,就是機動靈活,戰機稍縱即逝,不必等首長下指令。
在陳琳的堅持下,戰士們果斷開炮,果然是炮響敵機落,敵機在山谷中飛行,無法轉向,排着隊送到我軍炮口上,片刻功夫,就有三架敵機拖着黑煙,墜毀在崇山峻嶺間。
飛在最後的一架敵機見勢不妙,急忙調頭,慌亂中撞在一個山頭上,爆炸起火,燃起的濃煙直沖雲霄。
戰後,三營總結經驗時,大家一緻認為,如果開炮的時間能提前一分鐘,至少還能擊落一架敵機。
團首長吸取教訓,指令戰士們以後不必拘泥上級的指揮,隻要條件合适,一門炮也可以開火。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适應,戰士們對高炮遊擊戰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12月1日,高炮團6連從陽德出發,走到溫井時發現敵情,美軍12架F84戰鬥機,飛行高度2千米,從6連頭頂飛過。
連長指令開火,僅用了163發炮彈,就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這也是第524團第一次在行軍途中,主動出擊擊落敵機。
12月10日,高炮二營一個連在石橋裡設伏,剛布置好陣地,12架F51飛機就送上門來,連長下令開火,當即擊落敵機一架,擊傷兩架,其餘敵機狼狽逃竄。
二營營長收到戰報後,感覺4連設伏位置敏感,敵人不會輕易放棄,很有可能對4連陣地實施報複性轟炸。
我軍營長決定将計就計,指令4連馬上轉移,将原來的陣地僞裝成假陣地,四連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營長擔心四連人單力孤,又把6連也調到假陣地周圍待命。
敵軍偵察機對假陣地連續進行了三天高空偵察,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12月15日,美軍調集了各式飛機共24架,對着假陣地又是掃射,又是轟炸。
等美國飛機折騰夠了,我軍高炮部隊突然開火,當場擊落“黑豹”( F 9 F)戰鬥機一架,另外還擊傷了兩架超音速戰鬥機。
這次戰鬥雖然擊落了美國飛機,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還是地面火力不足。
上級首長判斷,美軍一定還會采取報複行動。于是抽調了兩個營的兵力,再次埋伏在假陣地周圍。
12月21日,美軍調集100多架各式飛機,一頭撞進我高炮部隊的伏擊圈,當場被擊落戰機4架。其中包括美軍最早型号的預警機 TBM3型飛機。
這架飛機模樣古怪,引來我軍戰士圍觀。
在飛機墜毀前,美軍空軍中校中隊長色雷斯、高炮部隊少校參謀哈德遜,以及一名飛行員跳傘後做了俘虜。
還有一名美軍上校,沒有背降落傘就從飛機上跳下來,結果摔死了。據俘虜們供稱,被摔死的這名美軍上校,是高炮營營長。
美軍飛機近來屢屢遭到高射炮的攻擊,損失慘重,是以造成美軍飛行員畏戰的情緒。而這名資深的美軍高炮營營長,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飛行員的話,決定自己到前線走上一遭。結果鬧了個機毀人亡的下場。
戰鬥結束後,我軍繼續使用化靈為整的遊擊戰術,先後在馬山裡戰鬥中擊落敵機兩架;價川戰鬥中擊落敵機一架;院裡戰鬥中擊落美機三架。
1952年5月6日,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堅守陣地20個月的高炮第542團,奉命回國休整。
這20個月中,全團共作戰1480次;擊落美軍各型飛機共53架;擊傷敵機214架。活捉美軍飛行員14名;轟炸機機組人員10名。
對剛組建不滿三年的第542團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戰鬥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