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上)

 自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年轻的中国空军和防空部队就承担起了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国土防空作战的首要任务,是抗击敌人空中突击和侦察,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首脑机关、军事要地、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其他重要目标,掩护军队部署等。面对台湾的国民党空军的袭扰与美军侦察机对新中国领空的不断入侵,人民空军的将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国土防空作战,用生命和智慧与敌人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空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成功捍卫了祖国的领空。

1950·保卫上海

1949年5月,上海成功被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与此同时,撤退至浙江舟山群岛等东南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则以岛上的机场为前进基地,不断起飞B-24重型轰炸机对对大陆频频作出反击。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凭借舟山群岛等地的机场对上海进行了20余次空中攻击,投弹360多枚,毁坏房屋2300余间,造成伤亡2300余人,其中1950年1月7日至2月6日,连续4次集中对上海的电力生产单位和城市重要设施进行了重点攻击,使得上海市区一度失去供电,损失严重。而当时的解放军空军只有少量国军遗留或者投诚起义的美制P-51“野马”战斗机,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雷达设备提供早期预警,拦截国民党军轰炸机显得困难重重。

国民党空军装备的B-24M,是执行轰炸上海任务的主力机型

1950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莫斯科。14日,中苏两国签署《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有义务为反对来自任何一个敌对国家或地区的侵略而采取联合行动,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应当尽其全力提供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履行条约,派遣由第106歼击航空兵师为主力的空防部队协助解放军保卫上海,抵御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的袭击。在苏军的帮助下,共击落国军6架飞机,国民党空军也最终取消了对上海的空袭行动。

但依靠苏联老大哥提供防空保护伞,终究是一时之策。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于1950年9月7日决定组建国土防空部队的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在苏联的帮助下,解放军开始系统性地接收苏制的防空高炮、探照灯和雷达电子设备,并获得了苏联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宝贵经验。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高炮部队也得到了实战的考验,在保卫后方铁路线、交通枢纽和水电站等重要设施的战斗中表现优秀,累计击落了400余架联军飞机。

1952年,守卫在朝鲜万城至肃川之间“317”地段铁路线上的志愿军高炮部队,抗美援朝防空作战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国土防空体系的发展

1957年,换装苏制防空预警雷达和52-K型85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军部队

公安军司令员罗瑞卿大将(右2)在防空军展览会上听取国外航空兵器介绍,桌上摆着的都是美苏现役的主力远程轰炸机型(B-36、B-47、图-16、米亚-4等),如何拦截敌方远程轰炸机的入侵,一直是防空军研究的重要课题

同时,积极引进苏制喷气式战斗机、组建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依靠苏联提供的米格-15系列战斗机和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实战经验,大城市的要地防空任务开始逐步移交给中国空军,年轻的解放军空军,站在了对抗敌机的最前线上。1952年9月20日,空2师飞行员何中道、李永年首开战果,在上海地区上空击落前来侦察的美国空军RB-29侦察机1架,这是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次击落敌机。

1954·不和谐的插曲

然而,在早期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过程中,由于飞行员高度紧张外加没有识别民航客机的经验,发生了击落民航客机的恶性事故:1954年7月23日,香港国泰航空的一架DC-4“空中霸王”客机,从泰国曼谷返回香港途中,在海南岛三亚以东的公海上空遭2架正在为苏联油轮护航的空29师85团的拉-11战斗机击落,共造成机组和乘客10死8伤。由于当时国民党空军飞机经常攻击过往的商船编队,拉-11飞行员高度紧张而缺乏识别民航机经验,最终导致了这起恶性事故。事发后,中方向国泰航空赔偿251400英镑,向英方赔偿367000英镑,当事长机飞行员赵旭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僚机飞行员韩光荣被禁闭1个月,此战地面指挥员、空18师副师长曹振邦则受到纪律处分。事后空军加强了对飞行员关于民航识别的培训,以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美军则对此事展开了报复:1954年7月26日,海南岛东南大洲岛上空,空2师2架为波兰油轮护航的拉-11被12架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围攻,长机飞行员周振东和僚机寡不敌众,不幸牺牲。

遭到击落的国泰航空DC-4客机同型机

折翅的“黑夜蝙蝠”

朝鲜停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重点转向遏制中国,对中国大陆军事情报的需求大幅增加。美国认为有必要对大陆实施空中侦察,但美国政府不希望看到本国飞行员被俘的尴尬局面。于是,扶植国民党空军执行这种危险的任务成了最佳选择。1954年,在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的支持推动下,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军陆续开始为国民党空军提供装备更为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的B-17G、RF-101和U-2高空侦察机等机型,由中情局派人对国军机组成员进行培训,全面开展对新中国的航空侦察作战。在这些执行对大陆的侦察任务的单位中,有两个单位最为后人熟知:第34“黑蝙蝠”中队和第35“黑猫”中队。其中“黑蝙蝠”主要负责夜间深入大陆,对解放军无线电通讯和雷达等电子信号进行截听,刺探解放军部队部署与防空能力,侦察获得的情报全部交由美国海军辅助联络中心(NACC),由专机送回美国进行技术分析。

国民党空军“黑蝙蝠”中队装备的B-17G电子侦察机,机身涂成黑色涂装以方便在夜间隐蔽活动

“黑蝙蝠”中队队标

“黑蝙蝠中队”的飞机一般是贴着海面飞行,利用雷达的探测盲区进出大陆,进入大陆后其飞行高度也只有200至300米。如果遭遇解放军防空雷达开机探测,侦察机将立即截获地面雷达信号和其他数据,通过与“黑猫”中队的高空侦察情报进行比对分析,得到解放军防空部队的装备部署、雷达波段等重要情报。由于解放军装备性能落后,起飞截击的米格-17战斗机只能在黑夜中依据地面雷达的指示飞往大致方位拦截,然而在茫茫黑夜中,想找到国军侦察机,犹如大海捞针。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下,“黑蝙蝠”中队的侦察机进入大陆宛如进入无人之境,最远曾经飞行至西藏、青海等地,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解放军防空部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苏联的帮助下,福建前线的解放军部队于1955年建立了初步的雷达防空预警网,同时歼击机部队也加强了夜航训练,重点演练夜间搜索和攻击敌侦察机的战法。1956 年 6 月 23 日凌晨,一架“黑蝙蝠”中队的B-17G从福建闽江口进入大陆实施侦察活动,解放军雷达很快发现了这架飞机,接到敌情通报的空 12 师歼击机团团长鲁珉驾驶一架米格-17 型战斗机起飞拦截。B-17机组利用自己飞行速度慢、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在低空与米格-17周旋,进入山谷做蛇形机动。但鲁珉毕竟是一位经历了抗美援朝、曾经击落过5架美机的王牌飞行员,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他凭借微弱的月光追踪B-17,最终在江西广丰至上饶间追上了这个倒霉的机组,鲁珉在400米距离上开火射击,把这架B-17G打的凌空爆炸,机上11人全部死亡。

在经历了几次损失之后,国军最终停止了使用B-17G对大陆的侦察工作,转而使用更为先进的洛克希德P2V-7“海王星”电子侦察机,从1960年2月开始继续实施对大陆的侦察任务。相比容易暴露的B-17G,“海王星”装备当时极为先进的自动地形匹配系统,能够在暗夜无目视的情况下进行超低空飞行。曾有一架“海王星”连续飞越大陆9省,最终降落韩国的记录。而当时解放军缺乏装备有夜间截击雷达的战斗机,先后有6架军机在追击“海王星”的作战中撞山坠毁。

“黑蝙蝠”中队于1959年开始装备的美制洛克希德P2V-7(P2H)“海王星”电子侦察机

由于P2V-7的电子干扰能力极强,解放军的防空雷达经常遭到其电子干扰机的准确压制,空军一时对P2V的侦察拦截束手无策。当时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的陈士珍,提出了用伊尔28轰炸机在敌机上空投放照明弹,同时用歼击机攻击的“霹雳战法”。但是要实施这样的战术,地面雷达与轰炸机、歼击机就要进行非常密切的配合,飞机保持完全的无线电静默,完全由雷达进行引导,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敌机进行搜索并攻击。1964 年 6 月 11 日,山东省平度、莱阳上空,海军航空兵实施了唯一的一次成功的“霹雳战法”: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伊尔28将12枚照明弹一次性投放,瞬间将附近空域照的如同白昼一般,随后米格-15bis很快发现了P-2V,立即开火,将这架“海王星”击落。

除了空军歼击机部队的行动外,地面高炮部队也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对付P-2V的战法:根据P-2V的进出路线和活动规律,在其侦察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埋伏,通过雷达的早期预警提前做好准备,在敌机接近后雷达突然开机,探照灯瞬间打开捕获目标,高炮群随即开火射击。在这样的战法下,1961 年 11 月 6 日,解放军空军高炮503团和探照灯402团及沈阳军区陆军高炮部队在大连城子疃地区上空成功击落1架“海王星”,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将军亲赴坠机现场视察残骸。

解放军探照灯部队搜索夜间闯入的国民党侦察机

空军司令刘亚楼视察被击落的国军P2V-7电子侦察机残骸

随着装备了机载雷达的苏制米格-17PF型歼击机开始装备一线部队,解放军空军也终于拥有了实际的全天候截击能力,在黑夜之中再也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瞎子了


由于解放军防空体系日趋成熟,国民党空军对大陆的电子侦察任务危险性与日俱增。在遭遇了数次惨重损失后,1966 年,台湾方面终止了“黑蝙蝠中队”对大陆的电子侦察,转而配合美军在越南进行侦察活动。然而,在大陆失败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1965年至1968年,“黑蝙蝠”中队陆陆续续又损失了4架飞机,“黑蝙蝠”最终于1974年正式解散。

然而,“黑蝙蝠”已去,“黑猫”犹在,年轻的人民空军,即将迎来新的挑战。

(未完待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