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及华沙条约成员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
---|---|---|---|---|---|---|---|
冷战的一部分 | |||||||
![]() 苏军入侵第一天遭遇的抗议人群 | |||||||
| |||||||
参战方 | |||||||
外交支持: ![]() ![]() ![]() ![]() ![]() | 外交支持: ![]()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 ![]() |
![]() ![]() ![]() ![]() ![]() | ||||||
兵力 | |||||||
500,000 (27个师) 6,300辆坦克 800架飞机 2,000门加农炮 | 200,000 / 600,000 = 30个师 超过250架飞机 2,500–3,000辆坦克 | ||||||
伤亡与损失 | |||||||
![]() ![]() ![]() ![]() | ![]() |
苏联及华沙条约成员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于1968年8月20日至21日之间[10],苏联及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制止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启发的布拉格之春政治改革[10]。后续的部分骚乱一直持续到9月11日[11]。
这次行动代号为“多瑙河”,大约50万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2],约500捷克斯洛伐克人受伤,108人丧生[13][14] 。这次入侵成功阻止捷克斯洛伐克党(KSC)自由化改革。苏联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15]。
过程[编辑]
苏联第24航空集团军的运输机于1968年8月20日降落于布拉格机场。苏联陆军总司令巴甫洛夫斯基指挥4个苏联坦克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入侵布拉格。在东德的4个苏联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边界。苏联8个师,匈牙利2个师,保加利亚军队从南部进攻。苏联与波兰4个师进攻北部。21日拂晓,苏联军队占领布拉格,逮捕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后续[编辑]
196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冰球队在当年的世界冰球锦标赛中击败苏联队,引发全国约50万球迷上街庆祝并引发骚乱。4月,杜布切克被撤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