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异尘余生”——核战年代的美国民间避难所文化

   文_点兵堂

  “避难所不曾拯救任何人”——这是《辐射》(又名《异尘余生》)系列游戏的粉丝之间脍炙人口的一段名言。在经典科幻游戏《辐射》的背景故事中,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核大战的到来,在国内修建了一百多座核战避难所,并且提供给一些被选中的美国居民,供他们在核战爆发时进入避难。但是这些进入避难所的居民并不知道,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为美国民众提供保护的计划,实际上却是一项秘密而又危险的大型社会实验(大多数避难所其实是为了进行一个社会实验而建立的,比如有一处避难所被故意设定为男女比例1:10以上,另一处则容纳了两倍标准的人数,还有一处只有未成年人……幕后控制避难所的势力希望以此找出最合适的人类社会模式)。由于系列游戏中的主角基本上出生在这些避难所中,使得大多数玩家对“避难所科技公司”的真面目有了深刻的认识。

  与《辐射》游戏中所掺杂的其他20世纪50年代的元素一样,“避难所”这一元素,实际上也是在影射20世纪50年代中,美国政府为了应付苏联核威胁,而提出的“民间核避难所计划”。

  在那个充斥着核恐慌的年代里,美国国民在政府的引导之下,比中国先行一步开展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运动。几乎每一户美国家庭,都在对核战争的恐惧驱使下,为自己的家人修建了“辐射避难所”。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时光倒流,回溯那段如同游戏中核战爆发之年——2077年一样荒诞而又疯狂的岁月。

  时间回到1945年,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的两颗原子弹,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同时也宣告着原子时代的到来。

  最初,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拥有这种毁天灭地的原子能武器。但不久之后,红色帝国苏联在1949年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得知消息后,美国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少媒体甚至渲染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一触即发,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器必将毁灭世界!普通美国民众开始时刻担心,生怕广岛和长崎的悲剧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而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已经成功摸透了二战时迫降苏军控制区的B-29战略轰炸机,开发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图-4战略轰炸机,从而具备了对美国本土实施单程自杀式核攻击的能力。由此,美国政府开始认真反省美国国内的民防政策。他们发现,现存的地下掩体的确是可以抵御广岛和长崎级别的爆炸,但如果核弹的当量上升一千倍,它们将无法为民众提供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前提下,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民众,让普通市民在自家后院修建地下室,作为核战爆发后的地下掩体。

  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便提出倡议——美国民众在自家的后院修建地下室,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核战争。

  为了提高民众自身的积极性,美国政府随即推出了相应的免税政策,鼓励普通美国民众主动修建地下室,充当核战避难所。同时,美国民防部门开始向民众派发各种工程手册,对修建避难所的民众加以指导。一时间,美国家庭兴起了“在后院挖坑建避难所”的风潮,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周六周日行动起来,在后院挖掘土坑,兴建避难所。可以想象的是,并非所有美国人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DIY狂热分子,就算有免税政策的推动,一些美国民众依然不肯自己动手兴建避难所。于是,很多商业建筑公司由此看中了这个商机,纷纷向这些不愿动手的普通民众推销他们兴建的核战避难所。

  通常来说,一个军用级别的地下避难所必须配备一些专门检测核爆炸的设备,以及相对应的精密通信设施。为了让里面的士兵能够坚持到核战结束,军用避难所还能提供充足的纯净水以及食物,并且还配备专用的化学厕所来解决士兵的方便问题。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地下室生活两个星期。这个要求源自大多数美国政府部门发布的生存手册,官员们经过统计和估算,认为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战争便能告一段落,进入地下避难的民众就可以成功获救。所以,美国民众修建的避难所必须拥有超过两周以上的自持能力。

  首先,为了让在地下室中避难的居民能够撑过两个星期时间,这些地下避难所中都挖掘了一个大型储物间,用于储存食物和纯净水。同时,为了满足人的卫生需求,避难所中还修建了相应的小型卫生间,解决居民的方便问题。而为了让所有美国居民能够及时获悉地面上的情况,美国政府发布的指导手册中,还建议民众在自己的地下室中配备小型无线电,以便及时收听最新的广播。普通商家则再一次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宣传他们生产的小型无线电。

  除此之外,避难所通风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首先,一家老小需要在长达两个星期的时间里生活在地下狭小的空间中,势必需要在地面上安置通风口和排风口,倚靠气泵引入新鲜空气。但是核弹爆炸后,空气中会充满放射性的尘埃。如果使用普通的气泵进行抽气,很有可能会扬起这些尘埃,并且吸入到核避难所中,危害到在里面避难的民众。因而,地下避难所中一般使用活塞气泵或者卡尼空气泵进行循环通风。这两种设备可以让空气从通风管中自然流入和排出,避免扬起放射性烟尘。不过,它们的缺点在于需要人力摇动,才能提供通风的动力。对于在地下掩体中百无聊赖的民众来说,这也许还能算是一种锻炼和打发时间的额外功能。

  实际上,这些由普通民众和建筑承包商建造、外貌千奇百怪的“家用避难所”,其真正的防护能力,可能不会比《辐射》游戏中讽刺的普罗斯基个人核防护所好到哪里去。当肯尼迪总统上台执政之后,他立刻更改了艾森豪威尔政府一直奉行的修建家庭避难所方案,决心让美国政府亲自出资,修建正规化的大型核避难所。不过,肯尼迪政府也承认,不可能让所有避难所都拥有抵御核弹直接攻击的防御力——这等于把整个北美大陆都建成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掩体。

  于是,新一届政府退而求其次,开始在国内大规模修建能够抵御核爆后核辐射侵害的避难所。这些由政府出资修筑的避难所,通常没有防护核爆冲击波的能力,仅仅只能为群众提供一个能够隔离辐射的避难场所。这些避难所一般会位于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底层或者中间楼层,并且规模足以容纳数百人。当发生核爆后,民众可以快速地跟随指示,进入到这些避难所中求生。按照政府的标准,在避难所内部存放有大量的补给品,足以让在里面避难的民众至少坚持两个星期。与此同时,由于这些避难所的位置是公开的,便于核战后搜救人员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尽管肯尼迪做出了这样的倡议,但是有不少民众还是信不过政府,更热衷于在自家的后院修建避难所。与之相对应,商业公司推出的形形色色的避难所依然大卖特卖。在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美国民众针对核战争的恐惧感上升至最高点,有不少美国民众都相信美苏之间的核大战将不可避免。于是乎,他们纷纷上街抢购食物,然后躲进了在自家后院修建的核避难所之中,等待着蘑菇云从地平线上升起。

  实际上,大多数美国民众的直觉是正确的。直到古巴导弹危机开始之时,由政府带头兴建的大规模避难所才建成了区区五个,如果苏联政府当时不顾后果当真引发核大战,美国绝大多数的民众只能倚靠自家修建的简陋避难所,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庇护!不过,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在政府的努力推动之下,到了1965年,美国境内已经修建了一千多个类似的大型避难所,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经历了一番令人提心吊胆的外交博弈之后,美苏两个核大国达成了共识,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和平落幕。令所有人为之恐惧的核大战并没有发生,而美国民众也开始逐渐适应核平衡时代的生活。随着时间迈入20世纪70年代,全面核战争的机会越来越小,大多数美国民众家中的核避难所逐渐转变为用于储存物品的地下室。同时,那些政府出资兴建的公用避难所,也开始转变为办公区域或地下停车场,而原本储存的大批食品则陆续转移,用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过,这些避难所民用化之后,依然具有人防功能,随时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而随着民众热情的衰减,建筑公司所收到的家用避难所订单也逐渐减少。到了1993年,苏联解体两年之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放弃了对这些建筑公司的强制监管措施,因为此时市面上还在为民众修建核避难所的公司已经屈指可数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家用的避难所走向末路。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钱多烧包的富豪会一掷千金为自己修建一个地下避难所,以防御所谓的《行尸走肉》中的“僵尸病毒”“机器人叛变”“恐怖分子引爆核弹”乃至“陨石撞地球”等荒诞幻想。然而,对于大多数美国民众来说,20世纪50、6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的日子,已经沦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渗透到各种电影、游戏作品之中。说实在的,也不能过分嘲笑那些富豪杞人忧天乱烧钱,西方人的避难所情结,其实来自《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当世界毁灭之时,只有修好了避难所“方舟”的诺亚一家逃出生天,其余不愿杞人忧天的人全都丧命。这个故事,西方人刻骨铭心,已经深深嵌入了其基因之中,人们自然对避难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

本文来自: 科幻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